历代官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282
颗粒名称: 历代官制
分类号: D691.4
页数: 4
页码: 159-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虞官百,夏商官倍,周官更大备已。秦改郡县,古制尽更。自汉迄明,代有沿革。凡建设斯土者载在斯牒,可次第稽。我朝斟酌损益,制在因时,地无冗官,人无旷职,二百六十余年中,间有更易之处,要在酌古准今,归于尽善焉。
关键词: 永昌县 官制 职官

内容

唐虞官百,夏商官倍,周官更大备已。秦改郡县,古制尽更。自汉迄明,代有沿革。凡建设斯土者载在斯牒,可次第稽。我朝斟酌损益,制在因时,地无冗官,人无旷职,二百六十余年中,间有更易之处,要在酌古准今,归于尽善焉。
  秦 置北地,陇西,上郡等郡。各守一人,丞一人,尉二人。所领县有令、有长、有相。
  汉 置凉州部剌史,察举陇西,北地等郡,不常所治。武帝初,置属国都尉、护羌校尉。宣帝置西域都护。元帝置戊己校尉。护羌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主西羌拥节长史司马二人,秩皆六百石。
  东汉 建武十八年,凉州部郡十二,安定,陇西、汉阳、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献帝时省凉州部以并雍州。建武六年,边部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明帝置宜禾都尉,以屯田伊吾庐之地,边县有障塞尉。
  晋 边远滨近、羌夷之州置弓马从事五十余人,凉州置吏八十五人,卒二十八人,元康中以护羌校尉为凉州剌史。隋分天下州、郡、县品九等,置雍州牧,为从二品,又置大总管,视从二品,加使持节。
  唐 武德初,边要之地置总管以统军,加号使持节,七年改总管曰都督。其后唯朔方犹称大总管。太宗时,置安西都护府,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治高昌。高宗永徽三年,徙安西都护于龟兹,高昌但为西州都护府。开元中始置节度使,又置诸道采访使,皆以剌史为之。节度使或兼观察,安抚与度支、营田、招讨、经略等使。会昌中置灵夏、六道元帅,兵罢则省。
  宋 罢藩镇,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其后文武官参为之,而庆、渭、熙三州则兼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事,余州并兼兵马钤辖,巡检,或带安抚,提辖。县令若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又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四路置经略。崇宁间置河南安抚司隶经略司。政和中熙秦用兵设制置使,又有宣慰、安抚、防御、团练诸使。
  金(略)
  元 河州路、脱思麻路及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四府并隶陕西行中书省,及陕西汊中道肃政廉访司。又置甘肃行中书省,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以统甘州,永昌、肃州、沙州、亦集乃、宁夏府六路,山丹、西宁二州。
  每路置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下路不置治中,上路推官三员,下路推官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或二员,照磨兼承发架阁一员。
  每府置达鲁花赤一员,知府或府尹一员,同知、通判、推官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每州置达鲁花赤一员,州尹一员,中州、下州具曰知州,同知、判官各一员,其佐上州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中州、吏目,提控案牍各一员,下州,吏目一员或二员。
  各县置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中下县不置,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下县止一员。
  明 置总制一员;甘肃、宁夏巡抚各一员;巡按甘肃御史,巡茶御史各一员。乎凉、甘肃行太仆寺正卿,少卿各一员,寺丞、主簿各一员;苑马寺卿、少卿各一员,寺丞,主簿各一员;临洮、甘肃、宁夏粮储郎中各一员。
  布政司,右布政使一员,司属有经历,都事、照磨、理问、库副大使等官。分守河西道等各一员,分巡河西道等各一员。
  知府……同知,凉州等各一员;府推官、经历、知事、照磨、仓税、递运大使各一员;
  知州,每州各一员;同知,上州、中州各一员,下州不置,州判吏目各一员。
  知县,每县各一员,县丞、主簿,上县、中县各一员,下县不置,典史每县一员。
  府教授,州学正,县教谕各一员。府训导四员,州训导三员,县训导二员。
  驿丞,府各一员。
  掌印、都司、都指挥使一员,指挥同知二员,指挥佥事四员,经历、断事、吏目、司狱、案牍各一员。
  甘州镇,总兵、副总兵各一员,都司一员,游击,都指挥各一员,千户五十员,百户二百五十员,镇抚五员,经历、知事、都事、断事正,断事副、吏目各一员,教授、训导各一员,驿丞十员,仓库大使,副使各二员,税课,递运大使各十员。
  永昌卫,指挥三员,千户九员,百户十八员,镇抚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教谕,训导各一员。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县志补编》

出版者:永昌县人民政府

本书是作者从《凉镇志》、《五凉志》和《甘肃新通志》(分别编于乾隆五十年、嘉庆二十一年和民国六年)中,摘录的大量有关永昌县的天文、舆地、建置、祠祀、学校、兵防、职官、人物、艺文等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