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康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设纪实》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202
颗粒名称: 3、小康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
分类号: F124.7
页数: 2
页码: 280-28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小康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并介绍九十年代小康经济规划、目标。
关键词: 小康概念 小康规划 永昌县

内容

“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相对“大同”而言的一种生活比较殷实,可以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构想,即“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小康列入经济建设目标。1984年,邓小平同志对小康作了进一步阐述:“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就意味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实现小康目标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1年4月,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制定了本世纪末最后十年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蓝图一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首次对小康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把奔小康明确确定为九十年代农村工作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目标。

知识出处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