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永昌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围绕致富奔小康的总目标,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分类指导,对症下药,探索出了一条村级组织建设新路。
这个县有108个村支部,他们对好的党支部一方面帮助总结经验,改善薄弱环节,促使一类班子上水平;同时培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村、标杆党支部建设。现已建立示范村45个,充分发挥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对中间状态的党支部发动党员群众找差距,制订“达标”、“突破”的具体措施,立足于多帮助,给鼓励,教方法。目前,全县各村都制订了实现小康的量化指标。对后进班子在抓好转化的同时,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着重做好班子成员的调整和整顿工作,选能人、会经营的人当家,促使后进班子上台阶。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上,以繁荣乡、富裕村、小康户建设的要求,按照“德、能、勤、绩”的标准,先后选拔27名机关干部到村上挂职,给他们身上压担子,定任务。本着“谁有本事谁当家”今年调整村党支部、村委会10个,选拔调整正副书记和主任14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67名,并健全了共青团、民兵、妇代会、治保会组织。
(王若锋)
(《金昌报》1995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