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提出,河西要在1997年率先奔小康。如何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今年以来我市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热门话题。
3月20日,永昌县四大班子领导,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就农村致富奔小康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对话座谈。乡镇领导带表农民的心声,围绕小康工程提出了40多个问题,县上领导贾笑天、徐宝图、杨茂林、杨和天、方银天、陈永镜分别作了回答。现将贾笑天同志对关系全局的几个重点问题的回答摘要刊载。
问: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奔小康的关键,我县1997年率先奔小康,能否实现人均纯收入目标?
贾:永昌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098元,到1997年达到人均1800元应该说是有把握的。怎么致富要转变观念,因为缺水,再开发土地不行。粮食单产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单靠农业难以增加农民收入,乡镇企业也不能解决大面积的农民就业,而农民目前全年有效种地时间仅有90天左右,其余时间没很好利用,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发展家庭手工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种菜、林果业、养鱼业,或者养羊、养牛、养猪。总之,要充分利用种地之外的九个月时间、来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潜力是很大很大的。只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开拓思路,想富、想办法富,目标就能达到。
问:县上和农技部门对中低产田改造,有什么具体措施?
贾:中低产田有两种类型,一是跑水跑肥型,主要是平整条田、改串灌漫灌为小畦灌溉;另一种是瘠薄僵板型,办法是多施农家肥。县上今年安排中低产改造20万亩,吨粮田2万亩,千斤田5万亩,资金也已落实,不久就可分到乡镇。
问:小麦根腐病在全县农村普遍发生,且越来越严重,县上有无确保粮食丰收的措施办法?
贾:我多次到现场看过,小麦扬花灌浆时发生的根腐病的确严重,看了叫人心痛。据我了解,目前还无特效农药防治,只能是农药、深耕、倒茬三管齐下。今年县上计划在700亩地里用进口农药防治试验;全县有197台大中型拖拉机没有怎么利用,计划秋天组织起来,在清河地区深翻5万亩,另外,要大力宣传让农民多种高梁、玉米,进行倒茬,每亩收产千斤左右,价格也高。关键是我们县乡镇领导要大力宣传,让农民积极配合,搞深翻、搞倒茬。
问:去冬今春持续干旱,西河地区农民担心今年受灾减产,县上有什么对策?
贾:西河地区去冬每口人浇了1.5亩地,县上决定冒点风险,今春水库放水,每口人再浇1亩,共2.5亩自然亩,折合为标准亩就是4亩,只要动员农民种细种好,就能做到灾年不减产,不减收。
(《金昌报》1995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