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三子登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设纪实》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186
颗粒名称: 永昌“三子登科”
其他题名: 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分类号: F327.45
页数: 2
页码: 253-254
摘要: 本文摘自1995年3月15日《甘肃经济日报》,文章记述了永昌县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综合效益 农业经济 永昌县

内容

本报讯(通讯员蔡学瑾周英录)永昌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使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装满粮袋子,鼓满钱包子,丰富菜篮子,“三子登科”使农民步入小康之路。
  永昌农业的基础比较稳固,但多年来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永昌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当作近两年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制定了打好农业“两高一优”攻坚战战略措施,提出了“装满粮袋子,鼓满钱包子,丰富菜篮子”的口号。县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克服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统揽管死的弊端,又防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撒手不管的现象。去年,在粮食播种面积较少的情况下,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大力开展“吨粮田”、“双千田”建设,全县粮食总产达1.5206亿公斤,油料总产达1138.06万公斤,分别比1993年增长3.8%和19.26%,为国家提供商品粮、油分别达8644.71万公斤和616.7万公斤,分别增长17.86%和33.78%,全面完成了国家定购任务,同时,重点实施了“畜牧年”工程和蔬菜基地建设,投资1057万元,发展规模养殖,肉类总产达8344吨,牧业收入1.2133亿元,农民人均671元。全县新建塑料大棚和高效日光温室1040座,蔬菜面积猛增到8640亩,使农业综合效益有了突破。去年,农业总产值达2.3247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8元,增加297元。
  (《甘肃经济日报》1995年3月15日)

知识出处

相关人物

蔡学瑾
责任者
周英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