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匈奴犁氵于王、犁汗王与骊靬县的设置无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骊靬探丛》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120
颗粒名称:
匈奴犁氵于王、犁汗王与骊靬县的设置无关
分类号:
K294.2
页数:
4
页码:
306-3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匈奴犁氵于王、犁汗王与骊靬县设置无关的历史文化研究。
关键词:
匈奴
骊靬
历史文化
内容
根据史书记载,匈奴诸王的“分地”——驻牧地(即管辖区)之有线索可寻者,约有16个之多。本文仅匈奴犁氵于王、犁汗王及驻牧地做简要分析。
(一)河西走廊一带是浑邪王与休屠王的驻牧地。
史书对于匈奴诸王的驻牧地记载比较明确的,首推浑邪王与休屠王。(《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志第八下)载:“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开。”又载:“张掖郡,故匈奴浑邪王地,武帝太初元年开。”史载河西原先是月氏和乌孙的游牧地区,后来月氏受匈奴击西迁,这一带地方才被浑邪王和休屠王所占。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浑邪王杀死休屠王,率领所部4万余人归附汉朝,于是河西一带地方遂入汉疆域,后设张掖、酒泉、敦煌、武威四郡。
(《汉书·匈奴传》卷九十四上,传第六十四上)载:“明年春(元狩三年,前119年),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斩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由此可见,河西走廊一带是休屠王与浑邪王的驻牧地是无疑的。且骠骑将军过焉支山达千余里看来,浑邪和休屠二王的辖地是相当辽阔的。
(二)犁氵于王及温偶駼王的驻牧地俱在河西走廊之外的以北地带。
浑邪王附汉之后,河西地区已归入汉疆,但河西走廊以北的广大地区,却仍是匈奴犁汙的驻牧地。《汉书·匈奴传》(同上)载:“明年(汉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单于使犁氵于王窥边,言酒泉、张掖兵益弱,出兵试击,冀可复得其地。时汉先得降者,闻其计,天子招边警备。后无几,右贤王、犁氵于王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禾。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击,大破之,得脱者数百人。属国千长义渠王射杀犁氵于王,赐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因封为犁氵于王,属国都尉郭忠封成安侯。”
从上文中可以明确地知道,受单于命窥边的匈奴犁氵于王被张掖属国千丈义渠王射杀,为此义渠王得金、马,还受封了犁氵于王的封号。都尉郭忠也封了成安侯。这里的“犁氵于”王,并不是“犁汗”王,郭忠受封成安侯就是因杀犁氵于王而封,有人却推论“犁氵于”王就是“犁汗”王,且说“汗”的读音就是“靬”。连郭忠受成安侯一事也成了为杀“犁汗”王所至。就说“犁氵于”和“犁汗”是属同一个王,汉皇朝已把被杀的犁氵于王的封号授封给了得金、马的千长义渠,那能为一个入侵战死的敌人置一个“骊靬”县的道理。而上文同样说“得脱者数百人”并不是“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春,汉军击败过右贤王,右犁,汗王的入侵,并俘获右犁汗王部众“数百人”。为安置这‘数百’犁汗部众,汉朝遂于张掖郡置骊靬县。”这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酒泉,张掖一带原属匈奴右地,自浑邪王附汉之后,这一带地方已归汉朝所有,汉朝在这一带设置河西四郡,并设张掖属国都尉拥兵驻守。这时匈奴单于企图收复失地,故使牧地与酒泉、张掖邻近的犁汙王窥边,领兵入侵日勒、屋兰、番禾(今甘肃永昌县西)。可见犁氵于王的驻牧地当在河西走廊以北一带。犁氵于王被射杀之后,这一带地方随后即由匈奴的另一个王——温偶验王占领和管辖。
(三)右犁汗王咸的驻牧地在云中塞外(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部一带。)
匈奴犁氵于王自昭帝时(公元前78年)被射杀之后,张掖属国千长义渠王因射杀犁氵于王之功,被封为犁氵于王。这在《汉书·匈奴传》中有明确的记载。
《汉书·匈奴传》(卷九十四下,传第六十四下)载:“汉既班四条,所护乌桓使者告乌桓民,毋得复与匈奴皮布税。匈奴以故事遣使者责乌桓税,匈奴人民妇女欲贾贩者皆随往焉。乌桓距曰‘奉天子诏条,(之)〔不〕当予匈奴税。’匈奴使怒,收乌桓酋豪,缚到悬之。酋豪昆弟怒,共(入)杀匈奴使及其官属,收略妇女马牛。单于闻之,遣使发左贤王兵入乌桓责杀使者,因攻击之。乌桓分散,或走上山,或东保塞。匈奴颇杀人民,欧妇女弱小且千人去,置左地,告乌桓曰:‘持马畜皮布来赎之。’乌桓见略者亲属二千余人持财畜往赎,匈奴受,留不遣。”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遣五威将王骏,丁业等六人使匈奴。“将率还到左犁汗王所居地,见乌桓民多,以问咸,咸具言状。”据此,可见,这批被掠的乌桓人是放置在匈奴左地犁汗王辖地内的;从匈奴命乌桓拿财畜去赎人来看,左犁汗王咸的辖境当距乌桓牧地不远。
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莽于是大分匈奴为十五单于,遣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将兵万骑,多备珍宝至云中塞下,招诱呼韩邪单于诸事,欲以次拜之。使译出塞诱呼右犁汗王咸、咸子登、助三人,至则肋拜咸为孝单于。”(上同《汉书·匈奴传》)。
从上文王莽遣将至云中塞下,使翻译官出塞诱呼右犁汗王咸、咸子登、助三人,并拜为孝单于。可以看出,左、右犁汗王在地理上均在一个地域。据史地学者考证:汉云中塞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以北,王莽使翻译官出塞便能把右犁汗王咸和他的两个儿子招呼人塞,则说明右犁汗王的驻牧地在云中塞外不远,就十分清楚了。大约今内蒙托克托县北部——呼、包二市及乌盟、乌盟东一带(即姑夕王驻牧地的西南部),因是左右犁汗王咸的驻牧地。
从时间上说,犁汗王的被封,在公元9年左右,而右犁汗王的驻牧地远在云中塞之外,那有什么右犁汗王入侵张掖郡之事。“这是十分自然的推论”,“骊靬建县的上限当在元凤三年春或稍迟。”这分明是不能够成立的。
(四)於靬(音:乌犍)王的驻牧地在今贝加尔湖一带。
《汉书·苏武传》载:“苏武既至海上,为时达五六年。单于第於靬王弋射海上,喜欢苏武,给武衣食。三岁余,王病,及王死后,部众徙去。”
苏武是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流放在北海上的。这时候汉武帝已拓开河西,并置有四郡,张掖郡外的居延泽不应是北海。北海应是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於靬王弋射海上,而且一住多年,直到他死去,他的部众才离开那里。可见今贝加尔湖一带就是他的驻牧地或是驻牧地的一部分。
其它匈奴王还有:日夕王、日逐王、东蒲类王、右薁鞬日逐王比、左伊袟訾王、右伊袟失訾王、皋林温禺犊王、句林王、呼衍王、伊蠡王等等。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西汉骊靬县与匈奴犁氵于或犁汗王无关。
知识出处
《骊靬探丛》
出版者:陕西旅游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四部分,其中包括了骊靬史志记载、上下求索、破解奇谜、走向世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国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