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张祚兵败骊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骊靬探丛》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111
颗粒名称:
张祚兵败骊靬
分类号:
K294.2
页数:
5
页码:
263-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张祚兵败骊靬的历史文化研究。
关键词:
张祚
骊靬
历史文化
内容
西晋穆帝永和年间,晋室衰败,皇权不振,诸国相互攻伐,战火连绵不断,生灵涂炭,举国哀怨。
永和十年,凉州刺史张轨的曾孙张祚在凉州僭称帝位,立宗庙,置百官,追封宗故,新立皇后、太子等。张祚为人奸诈,人伦丧尽。即位前,他先与庶母马氏私通,通过马氏将其亲孙、凉州牧张耀灵废为凉宁侯,随后又派他的心腹爱将把年仅十岁的亲侄耀灵残害,埋尸灭迹。他还诱奸了亲弟张重华的妻子裴氏。后宫之内,凡未嫁之嫡妹、亲侄女都被他奸污过了。他的恶行恶德遭世人唾弃,人神共怒。
前凉辖凉州、河州、沙州三州,领二十三郡,其中武威郡所辖的显美、骊靬、番和三县地域接壤,土地肥沃,水草茂盛,农牧发达,民多殷实。
张祚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周围郡县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骊靬县的骊靬人公开表明只尊晋室,不顺张祚。他们反对张祚的呼声最高。张祚气急败坏,调兵遣将,妄图对骊靬人杀服。然而,骊靬人上下同心,同仇敌忾,决意与张祚决一死战。
骊靬人并非华夏民族,而是远在汉初数千里之外的古罗马帝国军人的后裔。骊靬人所在的骊靬县设置于西汉。西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位于地中海西岸的古罗马帝国的三巨头之一——执政官克拉苏纠集了七个兵团,约45000人的兵力发动了对安息国(即今伊朗)的侵略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克拉苏率领的这支军队在安息卡尔莱地区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克拉苏被俘,被安息人用熔化了的黄金汁灌口身亡。第一军团首领、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率领的第一军团约6000人奋力突围。普布利乌斯率众转战安息高原,寻机东进。他们在防御比较薄弱的安息东部防线撕开一个口子,历经千辛万苦,流亡到西域。
公元前20年,也就是中国西汉王朝的鸿嘉元年,古罗马帝国与安息言和签约。当时,古罗马帝国提出安息方面遣返在卡尔莱战役中被俘的古罗马军人,并开始寻找普布利乌斯的下落。然而,时过境迁,普布利乌斯及其全部却无任何消息。仿佛在安息高原上蒸发了一般。
而就在古罗马帝国要求安息遣返被俘战俘的同一时期,西汉的版图上竟赫然出现一个“取国名为县”的骊靬县。而“骊靬”是古罗马帝国的音译。这个县就设在今甘肃永昌县境内。无独有偶。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带领4万多名屯兵,还发动西域属国兵一同讨伐郅支单于,战于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国的江布尔城),陈汤等人在这里发现了一支不同于匈奴军队的奇特的军队。他们人数不多,步兵约百余人,用一种圆形盾牌连成鱼鳞状的防御阵式,在土城外还筑有木城。有关历史学专家认为这种“鱼鳞阵”和“重木城”的设施,只有古罗马军队所惯用。由此,他们推断这支军队就是在安息卡尔莱战役中遗逃并已失踪了17年之久的古罗马第一军团残部。
当时,陈汤军队以生俘一百四十五人,逼降千余人的战绩班师还朝。汉王朝遂将这批古罗马军战俘安置在了番和县(今甘肃永昌县)南祁连山脚的折来河流域。
话分两头。先说张祚这里。张祚的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和昊,祖籍河州。他在张祚阴谋登基称帝的前期,从驻守地河州调来凉州,为张祚助阵。随他而来的兵士大多数是大夏河子民,大家对抛家离妻替人卖命的日子很恼火。
正是秋高气爽,草肥马壮,正好用兵的时节,和昊领了御命,亲点两万兵马,朝骊靬方向杀气腾腾地扑来。
再说骊靬人,骊靬县令是古罗马第一军团长普布利乌斯的后代,名叫利乌斯·李,因为他的母亲是完完全全的汉族人,姓李。他和其他骊靬人一样,其欧罗巴体貌特征已发生了许多改变,眼珠半蓝半黄,头发呈黑色,但卷曲。他身材魁伟、气度不凡。这是由于在数百年的历史时期中,他的血统中早已渗入了汉民族的基因,在文化传承、民俗习惯上已大部分汉化,但是滞留在他内心深处的仍然是古罗马军人特有的那种高贵、典雅、不容亵渎的品质。他听了探报,亲自披甲擂鼓,集合县衙本部人马,并外传令四乡,招集骑士。
仅半天时间,利乌斯·李就集合了三千人马。骊靬县是一个半耕半牧的小县,全县仅14000人口,年十六岁以上的壮丁大都在南山放牧,个个弓马娴熟,惯会骑射。骊靬县城在折来河中游,本是汉初匈奴人折兰王府所在地,当初折兰城的规模较小,后经骊靬县历代县令拓展,现已在土城外加筑一道木城,为防火攻,将折兰河水引至城下各处。而且,早在西汉末年,也是皇室衰弱,皇权不振的情况下,骊靬县人为求自保,事实上将行政实体变为军事实体,建立了武装自卫组织——骑射队、角斗队。在近几百年里,周围郡县动辄被袭,惶不自保,而骊靬县从未被异族完全占领过。
张祚的都城在凉州姑臧,名卧龙城,距离骊靬县城仅一天的骑乘时间。臣龙城原本也是由匈奴休屠王所筑,南北七里,东西三里,从城所处的地形看,恰似一条横卧绿洲的巨龙。张祚的军队可由此随时奔袭骊靬。
利乌斯·李在为骑射队、角斗队作军事动员时,先热情追怀汉室、晋室对骊靬人的恩泽,追述张祚的先祖张轨、张骏对骊靬人的宽宥、厚爱,又历数张祚登基以来的种种暴行,激起了广大士民和武装人员的斗志。
利乌斯·李决定在骊靬城外的开阔平原上和张祚军决一死战。
决战这天,3000骊靬人严阵以待。前队正面是八百角斗士,每个人头戴皮质面罩,上面只留开眼部、嘴巴三个小洞,身着古罗马角斗士的短褐衣裤,左手握盾,一种圆形皮质小盾;右手持剑,一种古罗马时期角斗士专用的短剑。八百角斗士个个精神抖擞,以一当百,在短兵相接时最能体现出他们的彪悍威猛。稍后两翼是两队骑士,每队约100人,人、马都着轻甲,人人使两样武器——长矛、硬弓。整个阵式是“品”字形,似一把出鞘的利剑,指向来犯的敌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骊靬人的战骑——纯种汗血马。汗血马是西北最好的马。最早在汉武帝时期从西域大宛国引进。汗血马高头宽胸,四肢强健,奔走如飞,因此,又称天马。汗血马出汗时,身上渗出殷殷血迹一般的汗渍。西晋永嘉年间,张轨主持凉州大局,正值晋都洛阳城遭叛臣王弥围攻,张轨闻报,当即遣将率州兵前去解围,一举将叛军袭破。接着,又在河东地区击破叛军刘聪所部,救晋室于危难,免百姓以荼毒。当时,京师洛阳一带民间传唱: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凉州大马汗血马的威名由此而始。利乌斯·李率亲兵身居战阵中央,一面面仿制的古罗马战旗迎风飘展。战场上旌旗猎猎,鼓声阵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再看张祚的大将和昊所率的前凉兵马,老远就压住阵脚,“一”字排开,人马都披重甲,显得笨重。
大战开始,利乌斯·李指挥左右两队骑射直冲前凉军队的核心,他们的冲击速度之快,令前凉兵目瞪口呆。他们就像一群鹞鹰,从天而降,遮天蔽日,老远的地方,他们从马上射出的利箭密如雨点,射得前凉兵直退。眨眼间,他们手中的长矛一一洞穿敌人的胸膛。两千骑士的高头大马把和昊的中军冲得七零八乱,无力招架。和昊指挥左右两军向中军合拢,卫护中军,说穿了,就是为了卫护他自己。
骑射队用长矛杀得正起劲,角斗队又上来了,只见他们个个如猛虎下山,跳跃着冲向敌阵。他们左手握圆盾轻松遮挡,右手持短剑刺杀猛准。他们每个人被血光笼照,每个人的脚下都是一片血海。前凉的兵士哪里见过这般杀人如杀瓜切菜的可怕场面。前凉士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垮了!他们无心送死,一起潮水般败退。他们逃命的速度远比冲锋的速度快。
和昊的坐骑也是一匹难得的汗血马,它驮着它的主人在尸堆血海中如履平地,腾云驾雾般帮助主人逃离了战场。
一场兵力悬数的战斗,却因战斗力的缘故,张祚的2万人马迅速败给了区区三千骊靬人。这是历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
张祚兵败骊靬人,和昊仅仅带回数千兵马,其余大半被杀,小半哗逃。张祚被气得捶胸跌足。张祚有心亲点兵马,再征骊靬人,无奈由于他多年穷兵黩武,树敌太多,当时,他的部下中镇守陇西郡的王擢、镇守枹罕的宗人张瓘都对他的帝位虎视眈眈,枕戈相望。因此,张祚无力再征骊靬人。
不久,张祚在进攻张瓘时兵败,他自己被张瓘的内应一一胞弟张琚及其子张嵩杀死在殿堂之上。张祚被袅首示众,暴尸当街,结束了他短短三年的皇位和荒淫罪恶的一生。前凉国民高呼万岁,欢声雷动。
消息传到骊靬县,骊靬士民奔走相告,拍手称快。骊靬县民又恢复了往日亦耕亦牧,马放南山的和平的日子。
知识出处
《骊靬探丛》
出版者:陕西旅游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四部分,其中包括了骊靬史志记载、上下求索、破解奇谜、走向世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得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