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骊靬探丛》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093
颗粒名称:
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移
分类号:
D829
页数:
2
页码:
111-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移。
关键词:
卢水胡
族源
迁移
内容
我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即为多民族活动的舞台,从汉代到南北朝,活跃在这里的卢水胡便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十六国后期,居住在河西的卢水胡沮渠蒙逊曾建立北凉政权,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对这一古老民族的族源,论者意见不一,有谓与小月氏有关,有谓源于匈奴,也有谓为杂胡。至于它的迁移,一般认为是由河西向四周扩散的。本文对上述诸说持怀疑态度,并根据史籍文献记载,对卢水的位置、卢水胡的分布、族源、迁移和民族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论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首先论证了卢水胡原居湟中卢溪水、张掖黑河、武威谷水(今石羊河)诸说之误。接着论述了河西、湟中、蜀西北、陇西和陇东、陕北等地卢水胡在历史上的分布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河西卢水胡见于记载虽最早,但主要集中在张掖一带,且受属国统领。陇东、陕北卢水胡见于记载虽较晚,但活动频繁,分布面广,西起今甘肃平凉、镇原,东到陕西黄河西岸,南至关中平原北缘,北达榆林一带,都有其踪迹。而陇右、湟中、蜀西北等地,卢水胡呈点状分布,并未连成一片。因此作者认为,卢水胡即今平凉泾河北岸支流的大路河与小路河,故卢水胡的原居地当为陇东陕北。河西的卢水胡即由此迁入,然后由河西再迁入湟中以至蜀西北。对居延汉简记载的“属国秦胡卢水”中的秦胡,学术界亦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秦和胡,有的认为是秦时,秦地之胡。经作者考证,认为秦胡是战国时秦的传统地域内或其附近之胡,是某些少数民族的总称,卢水胡也属于秦胡。属国则是主管少数民族的机构。史籍中北地卢水胡则是聚居于秦北地郡(今甘肃庆阳西南)的卢水胡,与卢水胡是秦胡的概念基本相同。至于史籍中所记“黄石”一名,也是地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原属秦境,也是卢水胡的聚居地。关于卢水胡的族源,许多学者根据《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宋书·氐胡传》的记载,沮渠氏祖先曾任左、右沮渠或大沮渠,而匈奴有此官职,故认为沮渠氏的祖先为匈奴或曾役属于匈奴。本文则认为,这些官职其他民族也有。卢水胡的族源并非匈奴,而是源于春秋战国时居于秦北地郡的义渠族。据《后汉书·西羌传》记,春秋末期,聚居于今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和陕北一带的少数民族中,以义渠、大荔最强。到战国初,秦厉公灭大荔,唯余义渠,与秦对立相争达170多年,至秦昭王35年(公元前272年)才消灭义渠。此后义渠成为秦人的一部分,一部分融合于汉族,还有一部分保留着本民族特性。他们与氐、羌人相近,应属氐羌语系。卢水胡则是义渠部落集团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部族。至于卢水胡迁移到河西,大致在西汉末年以后。卢水胡的特性为:多分布于山区,从事“畜牧田作”,分为许多种属,各有酋长,不相统一,有很高的文化,这是长期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本文引用史料丰富,论述周详,为研究丝绸之路民族情况的重要资料。
(原载《西北史地》1986年第四期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概录)
知识出处
《骊靬探丛》
出版者:陕西旅游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四部分,其中包括了骊靬史志记载、上下求索、破解奇谜、走向世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永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