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骊靬探丛》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056
颗粒名称: 《史记》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本文是《史记》关于骊靬地区的史志记载内容。
关键词: 史志记载 骊靬 史记

内容

安息(一)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靬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注:(一)正羲地理志云:“安息国京西万一千二百里。自西关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行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国”汉书云:“北康居,东乌弋山离,西条枝。国临妫水。土著。以银为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续汉书一名《大秦》。按:三国并临西海,后汉书云“西海环其国,惟西北通陆道”。然汉使自乌弋以还,莫有至条枝者。正义上力奚反。下巨言反,又巨连反。后汉书云:“大秦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东西南北各数千里。有城四百余所。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火浣布、珊瑚、琥珀、琉璃、琅王、朱丹、青碧,珍怪之物,率出大秦。”康氏外国传云:“其国城郭皆青水精为[础],及五色水精为壁。人民多巧,能化银为金。国土市买皆金银钱。”万震南州志云:“大家屋舍,以珊瑚为柱,琉璃为墙壁,水精为础舄。海中斯调(州)[洲]上有木,冬月往剥取其皮,续以为布,极细,手巾齐数匹,与麻焦布无已,色小青黑,若垢污欲浣之,则入火中,便更精洁,世谓之火浣布。秦云定重参问门树皮也。”括地志云:“火山国在扶风南东大湖海中。其国中山皆火,然火中有白鼠皮及树皮,绩为火浣布。魏略云大秦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海西。从安息界乘船直载海西,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其公私宫室为重屋,垂驿亭置如中国。从安息绕海北陆到其国,人民相属,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无盗贼。其俗人长大平正,似中国人而胡服。宋膺异物志云秦之北附庸小邑,有羊羔自然生於土中,侯其欲萌,筑墙绕之,恐兽所食。其脐与地连,割绝则死。击物惊之,乃惊鸣,脐遂绝,则逐水草为群。又大秦金二枚,皆大如瓜,植之滋息无极,观之如用则真金也。”括地志云:“小人国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其耕稼之时,惧鹤所食,大秦卫助之。即焦侥国,其人穴居也。”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於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人所齐操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骧潜、大益,宛东姑师、扞罙、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注)索隐韦昭云:“变化惑人也。”按:魏略云“犁靬多奇幻,口中吹火,自缚自解”。小颜亦以为植瓜等也。
  ……是时上方数巡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于是大角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偏观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角抵奇戏岁增变,其盛益兴,自此始。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知识出处

骊靬探丛

《骊靬探丛》

出版者:陕西旅游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四部分,其中包括了骊靬史志记载、上下求索、破解奇谜、走向世界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