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骊靬探丛》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051
颗粒名称: 总序
页数: 3
页码: 1-2

内容

甘肃是中华民族、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既是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汇点、汉唐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在现代,陇东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之一。建国以后,甘肃文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甘肃的古代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靬命文化资源、当代文化资源丰富密集,特色独具,利用产业手段、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将古今文化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整合开发,发挥比较优势,把甘肃建设成特色文化大省,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建设以敦煌文化为龙头,以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大省的目标,它标志着甘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甘肃究竟有哪些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拥有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评价它们的特色和价值,如何将分散于全省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推出甘肃的特色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建设甘肃特色文化大省的支柱,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如何系统研究甘肃文化资源的内涵、价值、类型和特色,研究甘肃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品牌创新的途径,使甘肃的文化资源在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进程中能够得到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是甘肃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关键问题。甘肃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丛书的推出,将在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靬的目标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对于我省文化工作来说,就是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要实现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宏伟目标,就要依靠文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加强艺术科学研究,回答甘肃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靬和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支持文化政策的创新,为特色文化大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作为我省文化系统的科研单位,承担着艺术科学研究的任务,要以丛书出版为契机,与时俱进,改靬创新,为建设特色文化大省服务。丛书出版的前提,关键在于推出有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提出的科研规划,涉及了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有关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要围绕规划开展艺术科学研究工作,以丛书为载体推出科研成果。艺术科研人员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对全省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多出针对甘肃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靬和特色文化大省建设实际,并且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成果。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甘肃提出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深刻背景和战略意义就在于此,它不仅是单纯的文化建设问题,更重要的是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一,是甘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消费文化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职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政治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本身又是甘肃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现实,在国内发达省份也正在变为现实。甘肃发展文化产业是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厚的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甘肃建设特色文化大省所依托的资源和推出的品牌具备这样的潜力,但由于甘肃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非常艰巨。对于艺术科学研究和丛书出版来说,理论创新的任务相当繁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艺术研究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艺术科学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凝聚艺术科学研究人才,整合艺术科学研究资源,实施科研项目责任制,推动全省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艺术科学研究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丛书作为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要不断改靬创新,在多出研究课题、研究论著的同时,注重做好研究成果的宜传、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在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的作用。

知识出处

骊靬探丛

《骊靬探丛》

出版者:陕西旅游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四部分,其中包括了骊靬史志记载、上下求索、破解奇谜、走向世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少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