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东返红军调换骑马、资助口粮饲料的经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040
颗粒名称: 给东返红军调换骑马、资助口粮饲料的经历
分类号: TN917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本文是1985年6月17日赵振义口述,朱新斌、王子奎调查整理的给东返红军调换骑马、资助口粮饲料的经历。
关键词: 回忆录 永昌县

内容

1937年春,我在皇城滩给牧主韩七(回族)家放牧时牧主曾说,大马营附近有一支红军的流散部队活动,要我们多加留意提防。只因为年前,红军在我们永昌及家乡停留住宿,通过与红军多次接触和了解,知道红军给穷人分粮分物,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所以对他们并没多少防备。
  到农历二月初四的上午,果然从大马营山的方向来了一支40多名全副武装并全部骑着马的红军部队,内有一位外着长袍短褂,装扮为商人,却内穿军衣的红军官长。
  当红军队伍行至我们牧房附近时,牧房上的牧狗狂叫,惊动了我们牧房内的六人,正欲出房张望时,听到一声枪响,牧狗已被打死。于是我们慌忙爬上山包准备躲藏,但红军已跃马追来,向我们解释说,他们是红军,劝阻我们不要逃跑,也不要害怕,有话跟我们说。当我们停顿下来后,人困马乏。疲惫不堪的几个红军(均操南方口音,语言一时听不懂)比划着说要调一调马。我当时听不懂意思,揣摩了一阵反问,是不是你们的马乏了,要换马?另一个红军说,正是这个意思,要换马。我们当即答应,并随同红军全部返回牧房。
  回到牧房后,红军很快布置警卫岗哨,那个商人装扮的红军也进屋
  坐在炕上。我们提供了面粉、锅灶,由两名年轻红军开始做饭。这时那个装扮商人的红军,把我们单个叫去,向我们询问、调查了解了一些情况,接着提出了他们打死狗的问题,和我们商量处理意见及赔偿办法。这时我才发现曾开枪打狗的那个红军早已被叫去在那里罚站。问我怎么办?我说:我们牧狗很多,被打死的那只,只是多余的一只,即使打死了狗也没有什么要紧的,更没有必要赔偿。经我们这么解释开脱,才替被罚站的那位红军解了围,这个红军官长才免除了对这个红军的处置。这时我想,红军已经失败落难,却军纪依然严明,仅仅打死了一条狗,还是这样认真,使我们更受感动。
  饭后,有一个被称叫三班长的红军带领了六七名红军在我们的陪同下到马群中捉马,用套绳套准了三匹膘肥体壮的儿马,替换了红军的三匹瘦马。
  然后,我们带着红军到附近的另一牧主韩六的牧房上为红军筹集了两口袋面粉(约300斤)和一部分路途上马匹所需的饲料(300斤)。准备停妥后,红军一行骑着所换的马,驮上筹集的口粮,感谢辞别过我们后,又乘着夜幕沿着祁连山铧尖的方向继续向东行进。
  1985年6月17日赵振义口述,朱新斌、王子奎调查整理

知识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本书记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1936年11月中旬,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命令,担负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物资援助的任务,率部孤军西进至甘肃河西走廊永昌、山丹地区,开辟甘北抗日后方,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段艰苦卓绝而又英勇悲壮的革命斗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振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