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财主张廷祯收留红军张德、董国玉的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039
颗粒名称: 工商财主张廷祯收留红军张德、董国玉的情况
分类号: TN917
页数: 2
页码: 196-197
摘要: 本文是由1984年7月8日至17日朱新斌、王子奎调查整理关于工商财主张廷祯收留红军张德、董国玉的情况。
关键词: 回忆录 永昌县

内容

1937年3月间,红西路军西征作战失利,失散人员陆续东返。这时,国民党地方政府、马家军警、保政人员正值沿途严密搜捕失散红军之际,两名身体受伤、无力继续东行的四川籍红军,先后途经永昌县有名的工商财主张廷祯在五坝的“同丰”庄上请求歇息,暂留养伤。红军在永昌停留时,张廷祯在城乡的多处庄院、商号储存待售的大批粮食、清油、商品和牲畜等被红军用以部队给养和分配给群众,但他全然没有计较,而晓喻大义,从慈善愿望出发,毅然收留了请求养伤的红军张德和董国玉。
  张廷祯收留两名红军照料养伤的事,很快被旧政府自卫大队长张中科发觉。张中科曾几次周旋,谋图抓捕张、董两人,但又慑于张廷祯在地方上有钱有势,在官府中也有一定声望和影响,不敢轻举妄动。一次,设圈套试图用红军曾侵犯他的财产为理由,对张进行挑拨离间,让他主动交出红军,达到一举抓捕红军和敲诈勒索之目的。不料被张廷祯看穿,先以酒宴相待,并以金银、大烟土满足张中科的欲望,使张、董两人的生命受到保护。
  养伤期间,张、董两人受到张廷祯的厚待,给他们更换了衣服,安排了住宿,提供了医药。不久伤势好转,体力得以恢复。之后将有文化、处事聪明、机灵的张德留在身边,跟随他办事,很受信任器重,将其家中杂物库房让他管理。还将老实忠厚的董国玉安排在“元裕丰”做杂务,均给了生活出路。
  张德在张家一直生活到1939年,事先未露声色离开张家。返回四川原籍后,才给张廷祯来信说自己擅离的缘由和感谢他在困境中受到的帮助养护之恩。张廷祯对张德的擅离不仅未加责怪,而且还逢人便讲,张德这小伙子有本事,我只求他能安全回到家中就行了。
  张德出走后,张廷祯对董国玉不仅未加歧视虐待,反而对他的生活更加关怀。不久又在他的筹划下,帮助娶了媳妇(七坝柯家庄柴廷贵之女柴秀英)成了家,自此开始独立生活。直到1953年,董才携妻室和五个子女回到四川苍溪原籍,于1981年去逝。
  1984年7月8日至17日朱新斌、王子奎调查整理

知识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本书记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1936年11月中旬,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命令,担负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物资援助的任务,率部孤军西进至甘肃河西走廊永昌、山丹地区,开辟甘北抗日后方,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段艰苦卓绝而又英勇悲壮的革命斗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何应元
责任者
宋运泰
责任者
杨殿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