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苏维埃永昌区政府成立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993
颗粒名称: 我所经历的苏维埃永昌区政府成立经过
分类号: I251
页数: 3
页码: 69-71
摘要: 本文是由朱新斌调查访问并整理的周玉德回忆的苏维埃永昌区政府成立经过。
关键词: 回忆录 周玉德 永昌县

内容

红西路军占领永昌县城后,分别派出指战员在城乡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地方工作,准备创建河西革命根据地。在短短的几天内,县城组建了临时政府,推举了狄万川任政府临时主席。此后,经过艰苦的群众工作,在县城内的四隅组建了乡苏维埃政府,还相继在东、西乡农村凡红军驻守之地也组建了乡村政权组织。在城乡各级基层政权组织成立以后,各级基层组织又推选出了出席县级政权正式成立大会的代表,我所在的西十里铺村被选出的代表是周玉德、尚万忠、尚万选、赵三。我所知道的梅家寺区政权推选出的代表是张维、梅玉春、范培庆、李万善、安维福;水磨关村政权的代表是马富善、蔡国福、曹庭中、曹成国、晁福国。
  这时,三个区、村政权的成员选出后,均集中在水磨关的曹家楼,每人发给了一个红绸做成的代表证,上面书写每个人的姓名、职务。
  永昌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的那天,我们胸佩代表证赶早就到了县城。这天除各基层政权的代表外,还有城内的市民和城附近的农民约五、六百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两步进行:早半天,在县城四隅分别设立四个分会场,由各隅代表和群众参加各隅的预选。
  约中午时,各会场的群众和选出的代表进入设在旧县政府大堂门口前的会场。各级政府选出的代表坐在主席台前面的前三排,参加会议的城内外群众在代表后面就座或站立。黄部长负责会场秩序,并主持会议。会议开始时,军乐队演奏,接着一位不知姓名的红军领导同志宣布苏维埃永昌区政府成立,还有几位红军领导同志也讲了话,最先讲话的是一个约有30开外、脸色黝黑、前额较大、蛋形模样的红军领导人。他讲话情绪激昂,时间长,内容多。他说,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红军,今天要建立劳苦大众自己的政府。从现在起,要限制官僚,不准敲诈剥削,不准打骂群众;限制地主剥削,不准雇佣长工,不准出租土地;要限制资本,不准用高利贷盘剥群众,不准转移资产。还讲到,今后要平均分配土地,达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地主资本家过去剥削了人民,是他们的罪恶,人民要打倒他们,但也欢迎他们改变立场,改恶从善。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时刻,希望他们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列中来,团结一致,联合抗日..。这位红军领导人越讲气魄越大,虽然是严寒的冬季,但是他的前额上却不时渗出汗珠来。几位红军领导同志讲话结束后,太阳已经偏西了,会议才开始了区苏维埃政权成员的选举。经一位红军领导同志提名,代表们用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了由地方群众、军队干部13人组成的委员会,并选出了主席、副主席及其委员。
  苏维埃永昌区政府的组成人员是:
  政府主席:张仲科(木匠)
  副主席:狄万川(农民、原推举为临时主席)
  委员:冯怀义(农民)、王思福(兼任青年队长)、张得文(锥鞋
  匠)、许教琪、刘万祥(小商贩)等地方委员九人,还有军队委员四人
  苏维埃永昌区政府正式建立前后,各级政权发动青年组织了十多个青年队配合红军工作。各级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主要在征集运输物资支援红军作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直到红军撤离后,各级政权和青年队也随着终止了活动。
  1984年6月14日
  永昌县委党史办朱新斌调查访问并整理

知识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本书记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1936年11月中旬,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命令,担负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物资援助的任务,率部孤军西进至甘肃河西走廊永昌、山丹地区,开辟甘北抗日后方,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段艰苦卓绝而又英勇悲壮的革命斗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玉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