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坝村苏维埃政府组建活动概况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991
颗粒名称: 五坝村苏维埃政府组建活动概况调查
分类号: I251
页数: 4
页码: 53-58
摘要: 本文是由朱新斌、王子魁调查并整理的关于五坝村苏维埃政府组建活动概况调查内容。
关键词: 回忆录 朱新斌 永昌县

内容

1936年11月18日(农历十月初五),红军先头部队途经八坝未做停留直抵永昌。接着红五军的部队亦相继到达,短暂停宿后开往山丹。与此,红三十军等机关及其所属部队驻守在八坝以西、五坝以下一线的所有村庄。
  红三十军进入八坝一线,坚守围寨房舍,阻击尾追而来的马家军。政治部派出宣传部队在所驻守的村镇要道的墙壁上张贴布告、刷写标语、散发传单,宣传红军的宗旨、性质、纪律、任务,宣传红军西进河西的目的。红军部队用严明的军纪影响、感召、劝阻外出躲避的群众归里,用热情和气的态度和公买公卖的实际行动,逐步消除了群众对红军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疑虑。
  正在宣传发动群众的过程中,从总部派来的负责建立地方政权工作的红军干部黄部长一行四五人首次来到五坝,与曾搞宣传发动群众工作的红军指战员共同召集了群众会议,布置安排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准备组建政权,以及如何搞好支援前沿阵地作战等的工作。这次会后,约四天时间,黄部长一行第二次来到五坝一带。根据这里村庄零落、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地方贫困、群众集会不便的特点,只召集了部分地方群众和已培养的骨干分子在张家庄内召开了会议,组建了五坝(包括八坝、七坝)一带的村苏维埃政权。经红军提名、众人酝酿,推选了柯家庄的农民柴国连为五坝村苏维埃政府主席,七坝何庄的何应元为委员,李家西沟的青年农民刘殿虎为委员兼青年队长,村政权办事地点暂设张家院内。
  在这次会议上,黄部长特别向村政权的成员们交待了村政权的中心工作任务是进一步团结、发动群众,配合红军供给部、地方工作部队,动员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上支援红军,保证八坝前沿阵地作战部队的粮、油、肉食、草料的供应和其它支前工作。
  起初,红军所需粮食向当地群众乃至到十多里外的南坝、永安、武威炭山堡一带购买,因这一带群众也处于饥饿之中,很难保证粮、油、肉和蔬菜供应,而财主富豪又将粮食隐蔽转移不向红军提供。为解决部队急需,红军组织村政权成员带领发动起来的群众,侦察地主老财隐藏粮食物资的地点,向红军提供情报。之后,在红军武装部队的保护下,先后打开了工商财主张廷祯的油坊庄园及商号内存藏的两三千石粮食和近万斤清油以及其它物资。同时,还打开了八坝的财主柴自书、梁长年、陈吉高、陈登海,五坝柴家磨庄财主柴国新、王开明(后被红军处死),南坝西校财主张七老,永安铺财主王永隆、刘海儒、刘士庄等十多户财主、豪绅的粮仓、夹屋、地窖,征集没收了大批粮、油、布匹、皮毛、白洋、大烟土,缓解了部队吃粮困难的矛盾,还将部分物资散发分配救济了贫困群众。为解决粮食运输困难,发动群众人力背运,红军为凡背运粮食的群众留下所背运粮食的一半作为报酬。直到红军撤离时留在柴家新庄和陈家庄粮食还剩近百石,后被财主侵吞。
  为解决所驻部队尤其是八坝前沿阵地的作战部队的吃面粉问题,村政权成员动员群众捐献出几十盘石磨、毛驴,并提供人力帮助红军磨面粉。红军部队人多锅灶不足时,群众腾出自家的锅灶让红军做饭。与此,还捐出了大量的瓷缸、柴禾、煤炭供红军煮饭使用。
  八坝一线不仅是三十军延续阻击作战的前沿阵地,而且也是各部队行军、停宿、作战的必经之地。在村政权建立前后,地方群众不论白天黑夜,为红军行军作战当向导、抬担架,为支前往返奔波。当大部队要去永昌时,七坝的刘占喜被叫去当向导,抬伤员担架直达永昌县城。驻守在八坝的红三十军“夜老虎”团要去执行作战任务时,柯富寿等地方群众带路直抵水磨关王家新庄。曾给财主扛长工的赵儒,被柴自书留下管护庄院,在驻防柴家新庄、王家庄的红三十军部队夜间执行任务中,先后三四次做向导,抬云梯去过武威西四十里铺的翟家庄、十堡的刘家槽子、八坝附近的柴家老庄和梁家庄等地袭击敌军,胜利地完成任务。陈家南庄的徐加有等人给红军带路去武威的炭山堡一带财主家搞窖子,征集物资。八坝的王中德、陈吉录在红军撤离西进时,随军带路直抵民乐红水、张掖一带,后和红军失散返回。红军驻守期间,杨德、范吉玉等十多名地方青年还参加了红军。新建立的村政府成员以及广大群众,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为支援红军阻击马家军起了一些作用,做了一些工作。但随着红军的撤离,国民党反动派、马家军及其地主阶级和保甲势力的摧残,刚刚组建的基层组织被扼杀,国民党永昌县反动团总张中科勾结地方保甲人员,搜捕了村苏维埃政府所有成员和曾为红军办过事的骨干群众四五十人,关在五坝“元裕丰”油坊,设立公堂、刑讯逼供、残酷拷打,村主席柴国连及其成员被打的遍体鳞伤、不省人事,正在审讯中,恰遇油坊前楼失火,被关人员赶去灭火,方才罢休。五坝村政权从此自行消失,终止活动。
  以上情况,根据1984年7月4日至14日调查访问,南坝乡祁庄的75岁知情人贾长录;六坝乡七坝村75岁的当事人何应元;六坝乡五坝村69岁的知情人宋运泰、60岁的知情人柴刚云(系柴国连七子)、74岁的当事人柴占云;六坝乡七坝村74岁的知情人刘永贵;六坝乡南庄村74岁的当事人赵儒、76岁的知情人丁继名、69岁的知情人陈继珍;七坝村68岁的当事人刘占喜;六坝乡团庄村73岁的当事人范吉玉等33名老人的回忆口述和核实。
  永昌县委党史办朱新斌、王子魁调查并整理

知识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本书记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1936年11月中旬,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命令,担负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物资援助的任务,率部孤军西进至甘肃河西走廊永昌、山丹地区,开辟甘北抗日后方,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段艰苦卓绝而又英勇悲壮的革命斗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新斌
责任者
王子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