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永昌建政工作的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987
颗粒名称: 我参与永昌建政工作的回忆
分类号: I251
页数: 2
页码: 39-42
摘要: 本文是由朱新斌采访整理的王泉媛回忆参与永昌建政工作的回忆。
关键词: 回忆录 王泉媛 朱新斌 永昌县

内容

1936年10月,我们妇女先锋团随西路军西渡黄河,停留于永昌县期间,我在县城内参加了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工作。
  我在1930年江西中央苏区时,就做地方工作,长征途中也未间断。西路军过黄河后,我们妇女团除担负必要的警戒、作战外,还承担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沿途动员老百姓为部队后方医院抬担架,转运红军伤员;二是向群众做宣传教育工作,宣讲红军的政策,讲打通国际路线的目的和意义;三是调查摸清当地的经济、政治状况,没收大财主、大资本家的物资,筹集部队给养,救济贫困老百姓;四是发现和培养干部,组织老百姓支援红军,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动员青壮年参加红军,壮大革命力量;五是揭穿国民党反动派及其马家军对红军的诬蔑,消除反动派反动宣传在老百姓中造成的影响,动员外逃群众回家。
  我们妇女团随总部驻守永昌县城一个多月,妇女团的干部如政委吴富莲、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彭如玉、团特派员曾广澜、政治处主任华全双、秘书李开芬等,都率领战士们深入到各街道,配合供给部、政治部派出的干部战士,发动群众,组建苏维埃政府工作。我们把老百姓召集起来开会,向群众宣讲中国共产党和抗日红军的政策、主张和红军西进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援助的意义,讲解穷人求解放、闹翻身、当家做主的道理。这样的会议和宣传,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部队刚到永昌时,老百姓怕红军,逃走了不少。一些地主老财主埋藏了粮食、物资,赶上牲畜,携带家眷都逃跑了。但经宣传教育,红军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群众,很快解除了群众的顾虑,贫苦老百姓大部分都回到家中,有一部分人还参加到支援红军的工作中。
  政权组建工作是政治部牵的头,由地方工作部的干部具体进行。起初,我们在县城内各街道访贫问苦,到一些手工业工人、长工、店员和贫苦市民、农民家中访问,了解情况,继而串联和培养积极分子,再经我们仔细研究,然后召集群众会议讨论,由我们提名,群众举手表决,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的成员(委员、副主席、主席)。政府成员选出后,每人发一个用红绸缎或红布做的条子,佩带在胸前,这是个标记,便于在军民中开展工作。
  在建立苏维埃政府的同时,还组建了青年队、儿童团和妇女会,在新政权的领导下为部队搞运输、侦察敌情、做向导、抬担架、办干粮、缝补衣服,在支前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永昌县委党史办朱新斌采访整理

知识出处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权》

本书记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1936年11月中旬,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命令,担负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物资援助的任务,率部孤军西进至甘肃河西走廊永昌、山丹地区,开辟甘北抗日后方,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段艰苦卓绝而又英勇悲壮的革命斗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泉媛
责任者
朱新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泉媛
相关人物
朱新斌
相关人物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