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容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973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3
页码: 90-92

内容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容寺的相关研究是当前国际国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本地区真正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术研究的选题。金昌市、永昌县相关部门能以“人才资源开发”或“引进人才”等形式来支持当地各个领域的科研项目,与国家层面的科研形式相接轨,无疑是很有眼光的。特别在文化方面的支持,对传承弘扬本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提高自身在“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于本地的文物考古、历史文化非常关注,并且致力于更多的思索和探究。关于金昌市文物考古的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址,笔者曾于2013年冬在金川区文化部门为新入职大学生做报告时提出“南有圣容寺,北有三角城”,一南一北,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考古遗址,分别是本地区宗教及史前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三角城是现存河西地区的古城中保存最完好时代最早的古城,又被称为河西第一城”①“。自从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所率领的考古队在该地进行调查发掘以后,后续研究十分欠缺。对于这样一座沙井文化的代表性城址,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们至今仍然知之甚少。近期我们对该城址进行了碳-14测年以及对出土粮食和植物标本进行了检验,新成果也会陆续公布。国内很多学者,以及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外的学者,对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容寺的研究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对这些问题长期深入的关注也推动了研究的不断进展,新的材料由此也被更多的发掘。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甚至有二位先生分别提出要召集一次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愿意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无疑是我们所热切期望的。
  金昌市县区组织、人事及文博部门的支持,是本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要特别感谢永昌组织部程光东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杨静女士的帮助,还要感谢圣容寺德光、德圆二位大德,以及永昌县程硕年、王海山、冉生国,市文广局李勇杰、金川区冉生鹏等诸位先生的支持。
  本研究报告在搜集资料和撰写的过程中得到敦煌研究院刘红梅女士、苏州市张家港博物馆高倩女士的支持,永昌县博物馆黄正平、孙尚瑜、曹生奎等诸位先生提供了永昌当地馆藏和出土的材料,并在调查过程中给予了极大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因时间、经费和一些未公开资料的限制,本报告还不够完善,有很多观点值得探讨和商榷。但本课题的研究并未结束,还有不少资料需要继续深入的调查、搜集和研究。望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对本课题所涉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研究。

附注

①许宏:《河西第一城—城址考古视野下的金川三角城》,“沙井文化学术研讨会”,2012年8月。

知识出处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容寺研究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容寺研究》

本书分为三章分别介绍了刘萨诃的生平以及番禾瑞像和圣容寺的情况,对望御谷及周边的佛教遗迹做了全面的调查,著录了金昌市境内散见的佛教石窟寺遗迹以及清代《永昌县志》所记载的古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