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轰炸永昌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918
颗粒名称: 日寇轰炸永昌城
分类号: E297.33
页数: 1
页码: 370-371
摘要: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华东、华南大片国土沦丧,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西迁,西南、西北逐渐成为中国进行抗战的大后方。地处中国大西北的河西走廊是当时通往苏联的国际通道,是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甘肃省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咽喉之地,自然成为日本侵略者轰炸的重点之一。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活人和死人堆满了院落。日本飞机此次袭击永昌县城,共投炸弹36枚,其中有2枚未爆炸的炸弹,分别是从王举人(王裕基)家上房后墙和南城墙上挖出来的,其上赫然标有“昭和—3”的字样。此次轰炸,炸死无辜群众24人,重伤9人,炸毁民房30余间,炸死牲畜30多头。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永昌县 抗日英雄

内容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华东、华南大片国土沦丧,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西迁,西南、西北逐渐成为中国进行抗战的大后方。地处中国大西北的河西走廊是当时通往苏联的国际通道,是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甘肃省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咽喉之地,自然成为日本侵略者轰炸的重点之一。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农历正月十七日,当时,正值永昌“游百病”庙会,城乡民众比较多。十一时,自县城上空东北方向传来飞机的轰隆声,不久,人们便发现天空中有12架飞机,排着“人”字队形向县城飞来。那些飞机到达县城上空,便疯狂地向地面扫射、投弹。现场民众惊惶失措、四散奔逃,飞机的轰鸣声和爆炸声混在一起,震耳欲聋,炸起的土块、石子在沟旁纷纷落下,烟雾、灰尘漫天,景象一片恐怖。
  遭到炸弹袭击的管家大院坐落在县城东南隅的高家巷,分为里院和外院两部分。里院由孙玉霖居住,人称孙家院;外院由管家居住,人称管家院。管家院所有的房子全部倒塌,屋主人管陈氏、年轻儿媳妇管李氏等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孙家院房屋全部倒塌,屋内所有的家什都被砸坏和盖埋,成了一片废墟。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活人和死人堆满了院落。院子里尸体横躺竖卧,有的身上一丝不挂,即便是穿衣服的,也像破布片联在一起挂在身上一样,惨不忍睹。这次日本飞机轰炸,管家院死了3人,孙家院(里院)被炸死了14人,炸毁房屋22间。除了管家院和孙家院外,县城其他遭到炸弹袭击的地方也是一片狼藉。黄家湾村农民梁栋被炸死,躺倒在路边。农民杜有才拉着毛驴进城,被炸死在三皇庙旁,附近的地上、树上都是肉块和碎驴皮。多数炸弹投在南门外三皇庙周围和西稍门外的空地上,弹坑遍地,触目惊心。
  日本飞机此次袭击永昌县城,共投炸弹36枚,其中有2枚未爆炸的炸弹,分别是从王举人(王裕基)家上房后墙和南城墙上挖出来的,其上赫然标有“昭和—3”的字样。此次轰炸,炸死无辜群众24人(12人是妇女和小孩),重伤9人,炸毁民房30余间,炸死牲畜30多头。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史振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