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用电管控,夯实全网安全基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894
颗粒名称: 强化用电管控,夯实全网安全基础
分类号: TM73
页数: 2
页码: 337-338
摘要: 从1958年北海子水电站建成发电,到1969年永昌送变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10年间永昌县在双湾、宁远、朱王堡、水源等公社先后建设电机井及配套线路架设,初步形成了井灌区农村用电网络,成立农电管理机构,从事机井线路、设施维护管理、电费收缴及用电安全管理。随着农村用电范围逐年扩大,用电安全事故也在逐年上升。同年5月18日,朱王堡七社、郑家堡大队六生产队违反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私拉乱接电线,造成十四岁少年触电死亡事故。次年6月2日,因用电设施管护不到位,铁壳开关未装接地线,长年失修,雨水流进开关,导致永昌县朱王堡公社头沟两人触电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为了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遏制事故频发态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永昌县 用电管控 安全电网

内容

从1958年北海子水电站建成发电,到1969年永昌送变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10年间永昌县在双湾、宁远、朱王堡、水源等公社先后建设电机井及配套线路架设,初步形成了井灌区农村用电网络,成立农电管理机构,从事机井线路、设施维护管理、电费收缴及用电安全管理。1977年以后,通过持续不断的农电建设,相继建成覆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用电网络,在满足农业生产、电力提灌、乡镇企业用电的基础上,陆续配套完善城乡生活用电低压线路,电力能源开始由最初的以工农业生产为主的单一用电模式,逐步延伸进入千家万户,安全管理内容、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农村用电范围逐年扩大,用电安全事故也在逐年上升。针对用电安全事故频发,对供用电安全、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的不利局面,1977年12月12日,永昌县革委会下发《关于成立“三电”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加强各级党委对“三电”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了各级管理机构,加强了对非生产用电管理,初步实现“四定”(定电量、定负荷、定用电时间、定产品单耗)、“三调”(调整轮休和班次、调整设备、调整负荷),用电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用电安全环境明显改善。1978年4月10日,永昌电厂供电所与永昌县供电所签订供用电、电费结算协议,由电厂负责永昌县双湾、宁远、朱王堡、水源公社的农业供电及日常维护。同年5月18日,朱王堡七社、郑家堡大队六生产队违反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私拉乱接电线,造成十四岁少年触电死亡事故。次年6月2日,因用电设施管护不到位,铁壳开关未装接地线,长年失修,雨水流进开关,导致永昌县朱王堡公社头沟两人触电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1984年9月4日,由于用电安全工作不到位,水源乡方沟村发生3死4伤特大安全事故。为了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遏制事故频发态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甘肃省电力工业局《关于颁发甘肃省农村乡(镇)电力管理站管理细则》文件精神,1992年2月16日,永昌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农村乡(镇)电力管理站的通知》(永政发〔1992〕008号)文件,成立农村乡(镇)电力管理站,农村乡(镇)电力管理站行政上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县农电公司指导。通过择优录用农电工,加强了用电线路安全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低压线路无人管理,事故频发等问题。
  从1980年起,永昌县供电公司每年坚持春季安全大检查和秋季前后的迎峰过冬安全大检查。特别是春季安全大检查和“春检”工作已成为每年上半年生产活动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宁可忙一春,绝不拼一年”,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共识,并将行之有效的“早、准、狠、严、细、实”六字工作要点贯穿于“春秋检”工作始终。从1993年开展了“反三违”活动,并将此项活动形成制度,制定出台了《永昌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反三违”及其处罚条例》,加大了对“三违”的查处工作力度,同时坚持把“三违”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常抓不懈。1994年结合春检在全系统开展了安全“六查”活动,即:查思想、查管理、查设备、查制度、查纪律、查质量。通过安全“六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管理工作。1997年以后,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使安全监督检查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有效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使全局用电安全管理达到了可控、在控。
  随着农电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了加强用电管理和低压用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减少事故,维护正常的用电秩序,1996年永昌县供电公司充分利用清河地区整改低压线路后显现的效果,在全县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从执行综合电价,整改低压线路,校验计量电度表等方面入手,抓住城电网建设改造的大好机遇,对全县范围内的农村用电设施、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1998年10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精神,加快农电体制改革步伐,1999年底全县9个乡镇电管站电力体制改革全部完成,乡镇电管站和供电所合并,由县电力公司对全县城乡低压用电网络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直管到户,杜绝了低压用电线路私拉乱接现象。通过农城网建设改造的全面实施,用户端电压更加稳定可靠,用电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用电安全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2010年以来,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性评价查评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分专业制定了六大专业《班组安全性评价标准》,从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工作,逐步规范了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季度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进班组”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安全性评价工作,客观估价了永昌电网安全状况,有效杜绝了各类设备事故的发生,促进了县域电网安全生产上水平工作。
  通过“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和全面实施,永昌电网安全形势持续巩固,形成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和责任、压力、操作、监控“四到位”安全立体防御体系,确保了全县电网安全稳定的局面。
  (作者系国网永昌县供电公司综合管理部专责)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祁尚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