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890
颗粒名称: 光伏发电资源
分类号: TM615
页数: 2
页码: 330-331
摘要: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力网架及配套设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应用新能源的认识,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突出作用。甘肃省首先启动的是5兆瓦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这是大型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是我省再造陆上三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能源应用示范的内容之一。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884.2小时,南部山区2210.5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6%,南部山区51%。截至2014年底,永昌地区已开发形成规模化太阳能蔬菜温棚、地膜种植和牲畜暖棚圈养,并在城乡集镇推广应用太阳能照明、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永昌县 光伏发电资源 太阳能

内容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力网架及配套设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应用新能源的认识,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突出作用。甘肃省首先启动的是5兆瓦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这是大型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是我省再造陆上三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能源应用示范的内容之一。
  永昌地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内陆气候,境内地势开阔,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884.2小时,呈东北向西南逐次减少,其中:以永昌县清河地区,金川区日照时数值较高,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太阳能总辐射达140.0千卡/平方厘米,戈壁荒漠面积达2855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5.89。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736MJ/m2,南部山区(沙沟寺,下同)4473MJ/m2。日射总量5月、6月份最多,12月、1月份最少。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884.2小时,南部山区2210.5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6%,南部山区51%。各年相差不大且地势平坦,具备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的优越条件,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2014年底,永昌地区已开发形成规模化太阳能蔬菜温棚、地膜种植和牲畜暖棚圈养,并在城乡集镇推广应用太阳能照明、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调整,2011年以来,永昌县政府将目光瞄准县境内地域开阔、光照充裕、日照期长等太阳能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发光伏发电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浙江正泰新能源公司、三峡新能源公司等光伏发电企业,在县境内河清滩等地投资建设光伏发电场。截止2014年底,河清滩光伏产业园已有4家企业投资开发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365兆瓦,全部建成并网发电,项目完成投资约40亿元,每千瓦投资约1.2万元。
  按设计能力,已建成光伏发电场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7万吨,二氧化硫约4000吨,氮氧化合物1350吨,烟尘约2700吨,节能减排和环保效果显著,对永昌地区加快太阳能产业建设,实现电力资源多途径、可持续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等将产生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祁尚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