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而为,实现电网无缝覆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882
颗粒名称: 借势而为,实现电网无缝覆盖
分类号: TM727
页数: 2
页码: 316-317
摘要: 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促使电力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永昌县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用电设备和用电量日益增加。1991年3月20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建设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请示的通知》文件列项批准,永昌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永昌电力建设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关键词: 永昌县 电网格局 电力

内容

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促使电力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永昌县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用电设备和用电量日益增加。但是,随着电力工程建设逐年扩展、供输电网络日益延伸、用电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电力事故也在不断上升,1979年至1990年,因管理体制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管控不到位、执行不力等原因,电力故障频繁,先后发生倒杆事故17起,断线事故5起,造成人员伤亡12人(其中:死亡8人,烧伤4人),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
  为了强化电网经营管理,加强低压用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减少事故,保障供输电畅通,根据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省农村电价检查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甘政办发〔1991〕101号)文件精神,按照《甘肃省农村乡(镇)电力管理站管理细则》(甘电农字〔1990〕006号)文件具体要求,1992年2月16日成立农村乡(镇)电力管理站,行政上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县农电公司指导,从而全面加强了农电管理,线路设施建设维护,供用电安全管理,有效遏制了电力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农村电网的运行安全。
  1991年3月20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建设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请示的通知》(国发〔1991〕17号)文件列项批准,永昌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永昌电力建设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供电所相继建成投入运行。截止1998年底,永昌县供电公司建成35千伏供电所9座,主变容量有1990年的27810千伏安增加到43890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由105.81公里增加到162.61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由934.56公里增加到1184.01公里;0.4低压线路由原来的695.49公里猛增到918.51公里;配电变压器由1038台45750千伏安增加到了1549台101659千伏安;各类用电设备由2852台30362.4千瓦猛增到4631台62477.15千瓦。1998年全县10个乡镇、97个行政村、798个生产队全部通电,乡镇、村社、户户通电率均达到100%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祁尚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