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永昌县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856
颗粒名称: 三、永昌县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分类号: TV212.52
页数: 4
页码: 261-264
摘要: 农业是永昌县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灌溉面积过大,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加之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手段和灌水技术落后,致使农业用水效率偏低,耗用水量过大。永昌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审视县情,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管理等多种举措,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助推生态综合治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重点治理工程 永昌县

内容

农业是永昌县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灌溉面积过大,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加之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手段和灌水技术落后,致使农业用水效率偏低,耗用水量过大。随着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加,农业用水不断被挤占,如何既保证区域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又不会阻碍工业和城镇化进程,保证生态安全,是永昌农业发展战略决策函需解决的问题。永昌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审视县情,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管理等多种举措,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助推生态综合治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按照省、市的安排和要求,永昌县水务局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上,注重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理措施。
  一是坚持不懈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以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为契机,在继续实施东、西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型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末级渠系建设工程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东大河、西大河和金川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以期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审查通过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实施方案》,将原规划2011年~2020年的治理任务调整为前5年(2011~2015年)集中实施。调整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永昌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改建干支渠95.77公里(其中总干渠8.4公里、干渠41.55公里、支渠45.82公里);发展田间节水改造面积39.97万亩(其中渠灌33.66万亩、管灌3.01万亩、大田滴灌1.12万亩、日光温室1.249万亩、暖棚养殖0.931万亩);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1623套。项目概算总投资3.55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2亿元,地方配套资金0.35亿元。同时《规划》安排我县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核心区2000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生态移民工程投资1210万元。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展开重点治理工作。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永昌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列项后,永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设施农业组、宣传报道组,具体负责工程建设工作。县人民政府与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设立了副科级单位建制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永昌县工程建设管理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包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招标、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和安全生产等。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分五个年度实施,每年度分别编制呈报本年度《可研报告》、《初设报告》、《招标申请》,并由省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省水利厅审查批复《初设报告》、《招标申请》。省发改委分年度下达投资计划,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管理制、合同管理制。该项目从2010年开始,至2014年底基本结束,现已完成干支渠改建93.154公里、U型斗农渠247.5公里、田间节水改造面积38.5654万亩(其中渠溉灌面积32.7307万亩、管道输水灌溉面积2.8796万亩、大田滴灌0.82万亩、日光温室面积1.212万亩、暖棚养殖面积0.9231万亩),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1623套,完成投资33498.01万元,占下达投资36715.94万元的91.24%。对《规划》内生态移民安置工作已全面展开。
  三是立足县情水情。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结构调整、节水灌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积极争取发展资金,实行技术节水、工程节水、生物节水、结构节水和管理节水“五位一体”的战略措施,针对不同区域的水土资源特性和优势主导产品,确定高效节水农业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结构、管理等措施,深入实施“百村万棚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和草食畜牧业。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已完成日光温棚3927座、拱形大棚3511座、食用菌棚1263座、暖棚养殖9231座。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是坚持把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作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突破口。在认真搞好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的前提下,探索垄作沟灌节水新技术,辅之以常规节水,积极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饲草玉米种植、地膜覆盖、免耕留茬、膜下滴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全县每年推广地膜覆盖节水面积在15万亩以上,每年推广免耕留茬面积10万亩。
  五是推进生态综合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契机,按照金昌市提出的“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思路,以恢复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为重点,加速对祁连山、大黄山自然保护区、市北部草原恢复区建设,积极配合林业部门,着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三北”四期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由水库管理单位负责,不定期对东、西大河水源源头和水源涵养林区进行巡查。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生态移民安置试点工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区2017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加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金川河流域泉域湿地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六是深化水权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制定出台了《永昌县水权确权实施方案〈试行〉》,完成了工业、市政生活用水及河灌区农业用水分配及水权证发放等工作,实现了配水到户、定额管理、轮次配置水量。按照总量控制、自愿平等、有偿流转的原则,为适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龙头带动、规模经营的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水权流转制度,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进行水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七是合理压减灌溉配水面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按照“统一规划、整散结合,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占补平衡、合理找补,突出重点、综合施治”的“五个原则”,永昌县基本灌溉农田按农业人口人均2.5亩配水,使全县农业灌溉配水面积压减到54.21万亩。为切实保障农民减地不减收,永昌县委、县政府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提高效益为重点,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逐步建立起总量适度、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的种植业,促进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压减后的耕地采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工封育、自然修复、产业开发等途径实施生态治理。
  八是严格机井审批制度,强化地下水管理。县域内地下水取水许可的审批权全部归至石羊河流域管理局,严格控制机井数量,旧井改造遵循“一井一改”的原则,新打机井除人饮工程外,认真落实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强化凿井施工单位的管理,加大监督力度,由水政监察大队严肃查处出现的违法违规打井行为。通过关闭机井,安装计量设施和以电控水措施,有效控制了地下水许可开采量。
  通过近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了县域经济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大局和谐稳定,正在步入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发展力度加大、发展成效日益显现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永昌县水务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永昌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情况》(2014)
  2.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2010)
  3.《中国水利》2013第5期《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专辑》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志勇
责任者
毛仲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