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展新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823
颗粒名称: 绿色通道展新姿
其他题名: ——百里生态工程建设
分类号: S732
页数: 2
页码: 158-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百里生态工程建设情况,永昌县百里生态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改善国道沿线生态环境,促进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的一项集绿色通道、高效农业、节水灌溉为一体的重点生态工程。
关键词: 永昌县 百里生态工程 建设

内容

永昌县百里生态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改善国道沿线生态环境,促进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的一项集绿色通道、高效农业、节水灌溉为一体的重点生态工程。
  2001年,县委、县政府委托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规划设计,县人大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02年批准立项,开始实施百里生态工程建设。项目总体实施从当年开始,在永昌八坝至水泉子G30和312国道区间,自东向西划分为经济林种植区、荒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区、高效生态农业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优质牧草种植区、特色蔬菜种植区、生态景观林区七个建设区域,总长度为50公里(百里生态长廊),完成绿化美化面积1.83万亩。概算总投资238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500万元,地方配套360万元,自筹520万元。
  百里生态建设工程于2002年全面启动,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把该工程作为全县“五大园区”之一进行重点突破。2003年市委、市政府又把该项工程列为全市“十件实事”之一,进行重点建设。工程建设中,由县林业局组织技术力量,现场实地勘查,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则编制实施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实施。2002年、2003年两年内,完成百里生态工程建设造林任务。一期工程建设区内涉及农户耕地722.6亩,荒滩荒地1481.4亩,需进行大量开挖水平沟,填换耕作土、土地流转等工作,投资较大。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林业局多方筹措资金,新建设了机井、管道及输电设施,造林前期,县上专门召开百里生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号召全县部门单位、机关学校、共青团、妇联、部队民兵和离退休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组成声势浩大的全民义务植树生力军,掀起百里生态工程建设新高潮,要求举全县之力,积极投工投劳,努力解决百里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不足等困难,以开创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新局面。
  根据工程建设要求,林业局现场认真规划,按自然地域,划分六个造林绿化作业区,逐地逐块统一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开挖深、宽均为1米的水平沟,填换耕作土,采取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布局,乔灌草结合的办法合理配置树种,科学栽植。将实施工程任务具体量化、细化,依据各单位人员编制,将任务分解下达、落实到各部门和单位,挂牌明示,从整地、开沟换土、苗木栽植、培土等环节一包到底,由全县各单位具体负责实施,做到了任务明确,地块落实,责任到位。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统一苗木调配,统一浇水,统一管护,保证苗木成活。同时依据退耕还林项目扶持政策,将项目纳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确保了工程建设后续资金支持。
  经过两年建设,共完成投资1153万元,造林2600亩。在县城东区至六坝乡七坝村之间,新打机井7眼,架设农电线路4.5公里,低压管道20公里。发动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校师生、部队及民兵3.5万多人次,开挖植树沟310公里,回填耕作土40多万方。栽植云杉、垂柳、新疆杨等苗木16种、218万株。修建围栏62公里,完成通道绿化美化28公里,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为巩固造林成果,2003年县上核定临时用工编制7名,设立百里生态管护站1个(100平方米),管护点4个(50平方米),分段专门管护百里生态造林区的林木和机井、管道、围栏等配套设施,加强工程全方位管理,有效制止牲畜啃食、践踏、破坏林木和人为破坏林区设施的现象,造林成活率达到了88%以上,初步在312国道城关至六坝段建起了一条集生态、观光、节水灌溉、高效农业为一体的绿色通道,成为展现永昌精神风貌和生态文明的一个绿色窗口,构绘的生态园林景观带东段已初步实现。2003年被省林业厅树为全省绿色通道示范样板工程。今天的百里生态工程区今非昔比,到处是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到处是鸟语花香,风景如画,达到了春夏有花有荫,秋冬有景有绿的走廊绿化效果。今后的百里生态绿色长廊,必将在城郊林场的精心管护下,显示出其更加美丽的生机。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光明
责任者
杨泰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