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森林资源及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797
颗粒名称: 二、森林资源及分布
分类号: F307.2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大河林场森林资源及分布,分别记述了(一)自然地理、(二)森林资源、(三)资源分布、(四)野生动物资源等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东大河林场 森林资源

内容

(一)自然地理
  东大河林场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中部,永昌县东大河、西大河中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01。24′-102。10′、北纬38°01′-38°10′。东与武威市大、小口子相连,南与肃南县西营河自然保护站林区接壤,西与山丹军马场自然保护站林区相接,北与山丹县大黄山自然保护站林区接壤。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20-50公里不等。林区地形为祁连山山地,地势呈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2400—4000米,坡度20—40°。气候为典型大陆性高寒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385.2毫米;年蒸发量1258.3毫米;植物生长期约135—150天左右;平均风速1.6米/秒;年均相对湿度约50—60%。本区河流主要有东大河、西大河。东大河和西大河是永昌县、金川公司等单位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二)森林资源
  东大河林场总土地面积为811163亩(包括大黄山250000亩),其中有林地56533亩,占总土地面积6.97%;疏林地268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33%;灌木林地17630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1.74%;未成林地95801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81%;苗圃地18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02%;宜林地6191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76%。非林地473459亩(其中道路212亩、水域158亩、工矿建设用地340亩、未利用地27886亩、牧草地44486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8.37%。
  (三)资源分布
  森林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类型组(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乔木树种分为3科4属4种(松科有青海云杉和落叶松,柏科有祁连圆柏,杨柳科有山杨)灌木树种189种(已鉴定的灌木主要为蔷薇科、豆科、杨柳科、小檗科、忍冬科、虎耳,草科的灌木),草本1066种(主要为禾本科、藜科、毛茛科、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蔷薇科、豆科、龙胆科、玄参科、菊科以及鸢尾科的草本)。海拔3900—4200米为高山寒漠带,水碛石,生长稀疏势状植物;海拔3400-3900米的亚高山灌丛草甸带,植被以高山柳和矮草类蒿草群落为主,地表还附生有苔藓、地衣,植被覆盖度70%以上。植物主要有高山柳、鬼箭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等茂密灌丛和苔草、蒿草、火绒草、早热禾等草甸植被;海拔2600-3400米的森林灌丛草原带,植被以乔木、灌木混交林为主,地表着生苔藓。乔木树种有云杉、祁连圆柏等,灌木树种有爬地柏、小蘖、高山绣线菊、花楸、水枸子、鬼箭锦鸡儿、柠条、金露梅、高山杜鹃、山柳等;海拔2400-2600米的中山地带及山前冲积扇上,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海拔2400-2600米的前山干草原带,植被稀疏,以克氏针茅、驴驴蒿、冷蒿、芨芨草、醉马草等为主。其它野生植物有发菜、蘑菇、地卷皮(地软皮)、野韭菜、苣苣菜、羊蹄子、地蔓(甘蔓)、猪耳朵(车前子嫩叶)、苜蓿、艾叶、蕨麻等。
  (四)野生动物资源
  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大小动物上百种。属国家一级类保护动物有2种(马麝、金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马鹿、血雉、雪鸡、蓝马鸡、猞猁、荒漠猫、岩羊、苍鹰),属甘肃省保护动物3种(雉鸡、赤狐、狍鹿)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开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