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昌县域内的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791
颗粒名称:
永昌县域内的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分类号:
S79
页数:
6
页码:
113-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域内的森林资源及其分布,分别记述了一、概况综述、二、森林资源、三、森林资源分布等。
关键词:
永昌县
森林资源
分布
内容
一、概况综述
永昌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森林资源从南到北有寒温带(祁连山区)天然云杉、祁连圆柏、沙地柏组成的针叶林与高山柳、金、银露梅、鬼箭锦鸡儿、鲜黄小檗等组成的天然阔叶灌木林,再到北部荒漠带的珍珠、红砂、盐爪爪、霸王、白刺、唐古特白刺等原生态沙生灌木组成的天然沙生灌木林。由东向西有走廊绿洲点、线、片相配套的人工生态群落网络森林资源过渡到冷龙岭的甘肃锦鸡儿分布带。祁连山、大黄山褶皱带森林资源与走廊绿洲人工林及北部荒漠化天然沙生灌木林,构成了全县森林资源分布的总体框架,在许多地区形成了垂直分布带。由于海拔(董家堡1445米,冷龙岭4442米,相对高差2997米)与气候跨度大,孕育了不同气候特征类型的森林种群和形色多样的森林资源,为走廊绿洲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
二、森林资源
永昌县因受内陆荒漠化气候条件的制约,林木种质资源较少。但是,森林类型极为丰富,从南到北,由寒温带针叶林(云杉、祁连圆柏、沙地柏、华北落叶松)、阔叶林(山杨、青杨、高山柳、金露梅、银露梅等)到北部荒漠化主要植被类型的珍珠、红砂,除华北落叶松属引进种外,祁连山和荒漠化区的树种都是本地原生种和乡土树种,同时也兼有相邻地区的区系成分。从东到西,因海拔的逐渐升高,种质资源类型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形成了地域性很强的原生态天然林种质资源类型,荒漠化种质资源类型和丰富的人工林种质资源类型,其天然林和人工林树种共2门30科60属236种(包括亚种、品种)。现以门、科、属、种简述于后。
(一)裸子植物门(2科6属9种)
松科·云杉属·青海云杉:分布于祁连山阴坡和半阴坡,是水源涵养林的主要乔木树种。
松属·油松:引进树种,在县城内少量栽培。
樟子松:引进树种,在武当山有少量栽培。
刺柏属·杜松:在北海子公园和朱王堡镇院内有少量栽培。
刺柏:引进树种,在县城以东作为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有少量栽培。
落叶松属·华北落叶松:引进树种,祁连山半阴坡生长较好,已有小片中龄林。
柏科·圆柏属·祁连圆柏:分布于祁连山海拔2600米的阳坡上,是荒山绿化和景点绿化的主要树种。
侧柏属·侧柏:在原城郊苗圃、朱王堡镇、水源镇有零星栽培,成活率较低。
沙地柏:散生于祁连山前山阳坡,匍匐状生长。2003年至2004年在小坝良种场、西大河苗圃,三岔苗圃采用扦插育苗获得成功,是景点绿化的优良树种。
(二)被子植物门(28科54属227种,包括亚种、品种)
杨柳科·杨属·山杨:分布于祁连山林区:甘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小美杨、北京杨、意大利杨、廊坊杨、合作杨、钻天杨、天演速生杨、箭杆杨、毛白杨在绿洲有少量栽培;箭杆胡杨由喇叭泉林场于2003年引进,现已进入苗木繁育阶段;二白杨、新疆杨是绿洲植树造林的主要优良树种。
柳属·高山柳:分布于祁连山和大黄山林区,是2500米以上的半阳坡及阴坡,高山灌木林的优势树种;旱柳、垂柳、漳河柳、金枝柳、龙爪柳、馒头柳、小红柳(柳墩),除小红柳用于防沙治沙和地埂造林绿化外,其它柳树品种主要用于街道、交通道路,庭院景点绿化。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沙枣、新疆大果沙枣:是三北防护林和防沙治沙造林及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也是耐盐碱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
沙棘属·沙棘(酸刺)、大果沙棘:沙棘为天然生长植物,分布较广。在祁连山中的沙坝都有分布,特别是西大河水库以上有成片分布,清河地区有零星分布。大果沙棘为喇叭泉林场2000年从省林科所引进。
藜科·梭梭属·梭梭、白梭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北部荒漠地区有少量天然林,是治沙造林的主要树种。
盐爪爪属·盐爪爪、尖叶盐爪爪、细枝盐爪爪:落叶小灌木(俗称黄毛)主要分布于花草滩、露泉滩、芨岭滩、东大山河滩、白烟墩滩(盖度在8—10%之间,优势种为盐爪爪)和祁连山前山(海拔2100—2300米)荒坡及铧尖滩、皇娘娘滩、西大滩、腰墩子滩、青山堡滩、大寨子滩,盖度在5—8%之间。
珍珠猎毛菜属·珍珠(俗称籽儿柴):落叶小灌木,分布于花草滩、露泉滩、南山滩、小山子滩、芨岭滩,盖度在60—80%之间,是荒漠化区域最主要的原生态沙生植被和封护的主要对象。
柽柳科·红砂属(枇杷柴属)·红砂:落叶小灌木,是北部荒漠化区域和祁连山山前2100—2300米分布带的主要的原生态树种资源。在铧尖滩、西大滩、白烟墩滩、大寨子滩、东大山滩及祁连山山前植被中占有一席之地,盖度在20—30%之间,是沙生植被封护的主要对象。
柽柳属·柽柳: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祁连山海拔2300米一2400米干旱的南山坡和北部喇叭泉林场、铧尖滩、腰墩子滩的人工林区,是耐寒、耐旱、耐盐碱的主要树种之一。
蒺藜科·白刺属·白刺(泡泡刺):落叶小灌木,主要分布于铧尖滩、西大滩、白烟墩滩、腰墩子滩、西坪坡等荒滩上,盖度在3—5%之间,是治沙的优良树种。
唐古特白刺:主要分布于花草滩、露泉滩,海拔在2000米以下的干旱河谷,片状和零星分布兼有。
霸王属·霸王:在铧尖滩、西大滩、白烟墩滩、腰墩子滩、西坪坡滩、青山堡滩、大寨子滩、东大山滩、岑滩、花草滩,露泉滩有零星分布。
蓼科·沙拐枣属·沙拐枣:落叶小灌木,分布于龙口子沙漠区,数量有逐步减少趋势。
喋形花科·槐属·国槐、龙爪槐、倒垂槐:常用于行路树和厂矿绿化。在县城、河西堡镇区、朱王堡镇、水源镇有大量栽培。
刺槐属·刺槐:在县城和水源镇、喇叭泉林场有少量栽植。
盐木属·花棒:在校场山和喇叭泉林场有成片栽培,是抗旱造林的主要树种。
香槐属·朝鲜洋槐(红花槐):引进树种,在河西堡镇区和水源镇北地村有成带的景观栽培。
紫穗槐属·紫穗槐:2001年引进的落叶灌木,喇叭泉林场有300亩带状成片栽培。
锦鸡儿属·甘蒙锦鸡儿:产于祁连山海拔2480米—2532米地区。
甘肃锦鸡儿:产于祁连山冷龙岭及南山海拔2450米的分布带。
鬼箭锦鸡儿(驴球头刺):祁连山林区云杉林下缘组成灌木树种,群体性分布于高山。
锦鸡儿(猫儿刺):散生于祁连山阳坡。
矮脚锦鸡儿:零星分布于北部荒漠区,是超旱生的天然灌木树种。
柠条锦鸡儿(毛条):主要分布于铧尖滩、腰墩子滩退耕还林人工造林地和喇叭泉林场防风固沙林地。
白毛锦鸡儿(柠条):2000年从定西引进,分布于铧尖滩和腰墩子滩退耕还林造林地带。
小檗科·小檗属·鲜黄小檗(黄柏刺):分布于祁连山沟河边,阴坡也有生长。
红叶小檗、绿叶小檗:2000年从陕西省武功县引进,落叶小灌木。在县城、河西堡镇区、百里生态、喇叭泉林场作为景观绿化栽培。
桦木科·桦属·红桦:分布于祁连山桦林子,面积较小。
茶子科·茶子属·冰川茶子(酸酒瓶子):果实可食,零星分布于祁连山山区。
忍冬科·忍冬属·忍冬金银木(羊奶子、六道木)灌木,分布于祁连山阳坡。
黄杨科·黄杨属·小叶黄杨:常绿灌木,河西堡镇区作为街道绿化带树种,面积较小。
漆树科·黄连木属·火炬树:1998年引进树种,在武当山有小面积栽培。
木犀科·连翘属·连翘:在朱王堡镇区和河西堡镇区有零星栽植。
白蜡属·大叶白腊、小叶白腊:为县城以东地区道路绿化树种。
女贞属·金叶女贞:2003年引进树种,为县城花坛彩叶绿化树种。
丁香属·紫丁香:落叶灌木,在绿洲农区庭院有少量栽培。在县城街道花池用作景观绿化,栽培面积较小。
苏木科·苏木属·紫荆:落叶小乔木,在县城和农区庭院有零星栽培。
榆科·榆属·旱榆、白榆、垂榆、大叶榆:是绿洲或风沙地区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
桑科·桑属·桑:朱王堡镇、水源镇有零星栽植。
胡桃科·山核桃属·核桃、新疆薄皮核桃:南坝乡、水源镇、朱王堡镇部分村社、龚家堡林场、县园艺场及农家果园均有栽培,但面积较小。
六香科·花椒属·花椒:在朱王堡镇、水源镇的少数农户有零星栽植,越冬困难。
苦木科·臭椿属·臭椿:清河地区庭院、村旁有零星栽植,抗病虫害,特别是抗天牛危害,是理想的抗天牛树种。
爬山虎属·爬山虎:河西堡镇区、县城及百里生态区有少量栽培。
茄科·枸杞属·中宁枸杞、北方枸杞:品种有中宁1号,大麻叶、小麻叶。于2000年从宁夏中卫县引进,在喇叭泉林场和青山堡农场栽培面积达到6000亩。北方枸杞:为传统地方品种,零星分布于县城以东的南坝乡、水源镇、朱王堡镇的庭院。
紫葳科·芍药属·紫斑牡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县城庭院及朱王堡镇、水源镇的少数农户庭院有零星栽培,根为丹皮,是重要的中药材。
麻黄科麻黄属·单子麻黄:半灌木,分布于北部荒漠区的麻黄沟、旬子山、风门山、龙首山及祁连山、大黄山等山地地貌阳坡及半阳坡。
山茱萸科·木来木属·红瑞木:2002年北海子公园苗圃从陕西省武功县引进,生长较好,是景观绿洲的彩色树种。
蔷薇科·旬子属·灰旬子、水旬子、毛叶水旬子:分布于祁连山半阳坡及半阴坡。
山楂属·山楂:清河地区和河西堡镇的个别农家果园有少量栽培。
花楸属·天山花楸(俗称叫皂角):落叶小乔木,产于祁连山海拔2400米至3000米的阳坡石崖及石质山地。
蔷薇属·月季花、紫花月季:县城及清河地区的庭院有零星栽培。山刺玫、红刺玫,刺玫蔷薇分布祁连山河谷地带。黄刺玫、单瓣黄刺玫、苦水玫瑰为传统乡土树种和优良香料灌木树种,是优良的香化、绿化的灌木树种。
鲜卑花属·窄叶鲜卑木:落叶灌木,分布在祁连山云杉纯林上缘的阴坡及半阴坡,是高山柳的伴生树种和高山森林群落结构的主要树种之一。
锦刺属·金露梅、银露梅:分布于祁连山阴坡及半阴坡。
珍珠梅属·珍珠梅、高丛珍珠梅:分布于城区庭院。
绣线菊属·高山绣线菊(兔儿条):分布于祁连山半阳坡及沟谷。
苹果属·垂丝海棠、楸子、山丁子、八棱海棠、倒挂珍珠、花红、南坝和清河地区有少量栽培,多作砧木。苹果品种主要有:红元帅、金冠、红玉、祝光、黄魁、红魁、国光、青香蕉、印度、倭锦、秦冠、旭、早生旭、赤阳、首红、玫瑰红、北斗、顶红、艳红、魁红、超红、银红、瓦里短枝、哈啼矮枝、新红星、绯衣、乔纳金、红乔纳金、好矮生、金富、长富2号、岩富、秋富、夏里蒙、秋里蒙、冬里蒙、尔其考里门、红矮生。
梨属·地方品种有:软儿梨、长把梨、吊蛋子、香水梨、红宵梨。引进品种:早酥梨、苹果梨、锦丰梨、明月梨、冬果梨、京白梨、朝鲜洋梨、日面红、伏茄梨、南果梨、鸭梨、巴梨、红香酥梨、水晶梨、黄金梨、雪花梨、爱宕梨。杜梨:常作砧木。
杏属·山杏、大接杏、金妈妈、李广杏、二花曹杏、贵妃杏、五月黄、大偏头、唐王川桃杏、双仁杏、张公园杏、安宁18号杏。仁用品种:龙王帽、一窝峰,分布于焦家庄以东地区乡村及国营农林场。
李属·黄李子、红李子、奥李14号、牛心李、奎屯李:主要分布清河地区。
桃属·山毛桃、毛桃、油桃、庆丰桃、国光蜜桃、菜山蜜桃、京红桃、仓方旱生、碧桃、红碧桃、白碧桃、毛樱桃、榆叶梅、重瓣榆叶梅,主要分布于县城以东地区和清河地区。
葡萄科·葡萄·葡萄: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头、玫瑰香、珍珠王、乳藤、红瑞宝念、凤凰51、龙宝,伊豆锦、早生高墨、选拔巨峰、巨峰、京亚、里扎马特、红堤、藤念、乍娜。分布于朱王堡镇、水源镇的家庭小果园和庭院及喇叭泉林场。
鼠李科·枣属·民勤小枣、临泽小枣、鸣山大枣、兰州大枣、灵宝大枣。分布于清河地区的家庭小果园、庭院和国营林场、园艺场。
石南科 杜鹃属·香烈杜鹃、高山杜鹃:分布于祁连山海拔3000米至3500米的阴坡。
三、森林资源分布
永昌县森林资源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其分布状况为:
(一)天然林:集中分布在祁连山海拔2600米至3000米的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及北部荒漠区与南部荒漠区。分布的自然区域为:西大河、马营沟、夹道沟、南坝、大黄山及荒漠化地区。
——西大河林区:主要分布于白石崖沟和西大河的河谷支流沿线。即:红砂河、大小乌龙沟、鸾鸟沟、平羌口沟、脑儿墩沟、古松林沟、大小横沟、关煞洞、大小黄冰沟、黑林沟、两半个峡、倒序沟、边儿洼、大林沟、石头沟、马蔺沟等地。
——马营沟林区:主要分布于马营沟各支流沿线的阴坡及半阴坡。即水罐子沟、火松林沟、鸟石沟、石头沟、白石咀、独山子等地。——夹道沟林区:主要分布于头沟、二沟、三沟、四沟、五沟、六沟和深沟。——河沟林区:主要分布于东沟、中沟和西沟。——南坝林区:主要分布于小口子沟、石门子沟、云庄寺沟、寺儿沟、尖山沟等地。——大黄山林区:主要分布于大柳沟、小柳沟、水沟、松树沟、大干沟等地。——北部荒漠化林区:主要分布于小山子滩、花草滩、露泉滩、芨岭滩、东大山滩、大寨子滩、青山堡滩、白烟墩滩、西大滩、皇娘娘滩及铧尖滩。森林植物以旱生、超旱生珍珠、红砂及聚盐灌木盐爪爪为主,伴生树种为霸王及白刺。其中:花草滩、露泉滩、芨岭滩以珍珠为主,伴生树种为红砂和盐爪爪,盖度在50—60%之间,是北部最重要的原生态沙生灌木及半灌木;东大山滩、大寨子滩、青山堡滩、白烟墩滩、腰墩子滩、西大滩及铧尖滩,以超旱生的灌木红砂为主,伴生灌木树种为珍珠,盐爪爪及白刺。
(二)人工林:主要分布于绿洲农业区和荒漠化区与农田接触地带。喇叭泉林场5万亩沙枣人工林、0.5万亩枸杞、沙棘人工林及全县4.4万亩的退耕还林人工林(不包括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和1.83万亩的百里生态长廊人工林及0.52万亩的三山绿化人工林,成为我县面积最大的人工成片林。其它成点、成带、成片人工林,分布于全县各地的河滩、沙化土地边缘和耕地间的地埂、空地、渠旁、路旁以及房前屋后。
(作者杨泽鸿系永昌县林业局干部)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建忠
责任者
杨泽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