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县农业机械的崛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770
颗粒名称: 一、全县农业机械的崛起
分类号: F323.3
页数: 1
页码: 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全县农业机械的崛起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农业机械 崛起

内容

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东部,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辖4乡6镇、111个行政村,总人口26.03万,其中,农业人口19.6万。常年耕地面积80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啤酒大麦、玉米为主,是河西走廊主要的产粮区。
  早在汉唐时期就设卫置县,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长期束缚,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十分落后。2000多年以来,一直沿用着传统而古老的“二牛抬杠”和铣、耙、耱、镰等手工农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旧式农具的改良和新式农具的推广,从1953年起,陆续引进七寸步犁、山地犁、双轮双铧犁、马拉摇臂式收割机、解放式水车等农具。1954年7月,甘肃省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在永昌县焦家庄成立,同时,引进苏制“克德-35”窄链轨式拖拉机两台(70马力,折合3.2标准台),为焦家庄等农业社代耕服务。同年8月,武威军分区、永昌中学师生及干部群众800余人,在焦家庄参观拖拉机耕地,开创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的新纪元。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淑军
责任者
周峰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