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场的重要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766
颗粒名称: 一、草场的重要类型
分类号: S812.3
页数: 2
页码: 8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草场的重要类型,永昌县的天然草场主要有五种类型。(一)灌丛草甸类。(二)山地草甸类。(三)温性草原类。(四)温性荒漠化草原类。(五)温性荒漠类。
关键词: 永昌县 草原管护 建设

内容

永昌县的天然草场主要有五种类型。
  (一)灌丛草甸类。面积3.13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0.71%。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大黄山海拔2800-3500米的山地阴坡。植被以湿生耐寒植物为主,主要有金露梅、高山柳、高山绣线菊、鬼箭锦鸡儿、小檗、蒿草、珠芽蓼、披碱草、西藏早熟禾、垂穗鹅观草、针茅、紫莞等。灌丛高15-120厘米,草本高5-60厘米,植物总盖度74.8%,灌木高度20-45%,亩产可食鲜草175公斤。
  (二)山地草甸类。面积51.7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11.7%。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及大黄山海拔2800-3100米的地带。主要植物有矮蒿草、异穗苔草、草地草熟禾、垂穗披碱草、珠芽蓼、鹅绒委陵菜等。草群高度2-70厘米,植物总盖度91%,禾本科为主,莎草科次之,亩产可食鲜草204公斤。
  (三)温性草原类。面积77.14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17.43%。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海拔2200-3050米的浅山区域。植被以短花针茅、克氏针茅、扁穗冰草、赖草、冷蒿、芨芨草等旱生植物为主。盖度40-60%,草群高度2-70厘米,植物总盖度40.8-61.2%,亩产可食鲜草57公斤。
  (四)温性荒漠化草原类。面积50.6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11.45%。主要分布于海拔2100-2700米的花草滩、孤山子、栒山子一带。植被以驴驴蒿、珍珠、红砂、盐爪爪、紫莞等旱生植物为主。草群高度2-70厘米,植物总盖度36.2%。亩产鲜草138公斤。
  (五)温性荒漠类。面积259.74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58.71%。主要分布在我县东部、北部草原海拔1340-2360米的地带。植被以红砂、珍珠、盐爪爪、假木贼、紫莞等旱生、超旱生半灌木为主。灌木高度10-17厘米,草群高度2-30厘米,总盖度10-15%,
  亩产鲜草36.7公斤。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树刚
责任者
王彦萍
责任者
杜春燕
责任者
张建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