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技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756
颗粒名称: 二、科技成果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7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发展纪实科技成果。
关键词: 甘肃省 肉用种羊场 科技成果

内容

自建场以来,与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实施农业部“948”项目“肉用种羊的引进”、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培育及优质肉羊产业化开发”等科技项目,已完成项目中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提高绵、山羊颗粒冷冻精液品质的研究”和“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培育及优质肉羊产业化开发”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肉羊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现代集约化肉羊产业主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被农业部评为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被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评为疫病防控示范基地,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畜牧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优质肉羊集约型舍饲养殖技术示范及产业”项目良种繁育基地,甘肃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基地和永昌肉羊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2001年至2002年,肉用种羊场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研制绵羊冻精。该项目属国家尖端研究课题,历时2年,终于研究出品质稳定、解冻活率在50%以上、受胎率高的绵羊冻精,获得了情期受胎率65.67%,情期产羔母羊82.23%的成绩,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2002年12月,经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该成果被评为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研制的冻精远销河南、青海等地,并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2002年,肉用种羊场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聘请加拿大胚胎移植专家在肉用种羊场进行绵羊胚胎移植,这是永昌县首次引进国外技术用于畜牧业生产。
  2003年,肉用种羊场再次应用胚胎移植生产技术加快纯种肉羊的生产,其中,供体羊100只,受体羊425只,产羔365只,达到国内绵羊大群体鲜胚移植妊娠率的前沿水平。
  2008年,肉用种羊场和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培育肉用绵羊新品种永昌“甘农肉羊”用杜泊(Dorper)和无角陶赛特(PollDorset)等现代肉羊专用品种为父系,地方蒙古系,母羊、小尾寒羊为母系,进行育成杂交,从含有75%以上现代肉羊血缘的杂种后代中,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繁育,培育而成。8年的选种选育,已选留体型外貌基本一致,肉用性能突出、早熟、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抗逆性强、肉质好的永昌甘农肉羊新品种理想型肉羊200多只。
  2010年,肉用种羊场被农业部定为国家肉羊产业体系永昌综合试验站(2010年-2015年)。肉用种羊场是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布局在甘肃唯一的综合试验站。该站积极配合体系疫病专家组(兰州兽研所刘湘涛团队)和育种技术岗位专家组(甘肃农业大学李发弟团队),对永昌县、民勤县、凉州区、天祝县和山丹县等5个示范县(区)重点开展优质肉羊高效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与研究、疫病防控与检测,甘肃肉羊产业的调研,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培训。试验站依托专家团队,加速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姜仲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甘肃省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