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饲草的扩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750
颗粒名称: 三、饲草的扩充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饲草的扩充,饲草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县上历来主要用农作物籽壳、秸秆喂羊,县城以西地区,群众割贮马莲,冬季喂羊。1991年以后,永昌县成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各类秸秆80万吨,可能够被利用的秸秆仅占产量的一半。饲草加工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羊产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 永昌县 饲草 扩充

内容

饲草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县上历来主要用农作物籽壳、秸秆喂羊,县城以西地区,群众割贮马莲,冬季喂羊。清河及城郊地区种紫花苜蓿、马莲喂羊,其它地区种植饲草者不多。1958年,开始提倡种植草木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提倡“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农村各地种草木樨、箭舌豌豆、紫花苜蓿,山区草原种披碱草、老芒麦等形成风气,种草养畜有了发展。1983年,县畜牧站在水源乡胜利村设种草养畜试验点,当年套种草木樨380亩。1984年1586亩,1985年172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4.1%,两年共产鲜草976万斤。1984年,全县农区种草面积7.79万亩。1985年9.05万亩,1990年7.89万亩。
  1991年以后,永昌县成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各类秸秆80万吨,可能够被利用的秸秆仅占产量的一半。为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县委、县政府将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提高到重要位置,采取奖补结合、技术引导等措施,引导和调动农牧民充分合理利用秸秆饲料发展肉羊产业。采用对修建青贮池、购买铡草机给予水泥或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农民对饲草料进行青贮、粉碎、铡短和氨化等处理,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和增值水平。自1997年以来,全县每年建设青贮氨化池1万立方米以上,累计建成16万多立方米,每年青贮氨化秸秆5万多吨,累计投放铡草机600多台。2011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达到非常火热时期,建成购置大型秸秆收获加工机械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专业组织3个,投放中型揉丝铡草机60台,大型玉米收获机5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种机20台,并扶持壮大饲草料龙头加工企业3家,年生产加工秸秆饲料5万吨。饲草加工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羊产业发展的进程。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郭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