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测土配方施肥与耕地质量提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734
颗粒名称:
三、测土配方施肥与耕地质量提升
分类号:
S147.2
页数:
3
页码:
4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测土配方施肥与耕地质量提升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测土配方施肥
耕地质量
内容
2005年,全国开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试点工作。2006年、2009年,永昌县先后被列为甘肃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县和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县。县农技中心根据“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及施肥技术指导”五个关键环节在全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06年,完成5000户农户调查和5000个采样地块的调查,对每个土样点进行GPS定位记载,填写《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基本情况调查表》5000份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200份,并将采集的信息全部录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县农技中心化验室进行土样处理和化验,共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中量元素硫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等17个项目3.46万项(次),其中,大量元素1.93万项次,中微量0.6万项次,其它项目0.93万项次,并取得检测分析数据3.46万个,完成了永昌县主要种植作物肥料“3414”试验90多个,为每个村主要种植作物制定了配方施肥建议卡。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建立的永昌县“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编绘了A3图集1套共24张,2013年,完成了全县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并于2015年由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陈建平、张廷龙主编的《永昌县耕地质量评价》一书。在小麦、啤酒大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作物的种植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累计为全县19万个农户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至2013年,共计划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226万亩,配方肥推广面积64万亩,实际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237.9万亩,配方肥推广面积68.6万亩,配方肥施用量达5.4万吨,超额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52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28.3元,总减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92万吨,总增产粮食4.25万吨,总增产节支10793万元。农户施用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施用碳铵、散装磷肥等速效、低含量化肥,向施用配方专用肥、尿素、磷二铵等长效、高浓度化肥转变,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2011年,永昌县实施了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绿肥箭筈豌豆和毛苕子的种植,在发展绿肥生产及综合利用上,结合本县牛羊饲养量大的优势和实际,把绿肥作为牛羊饲草,过腹还田,改造中低产田,培肥地力,建设绿色富县、畜牧大县,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抓手,采取“五统一”、“三承包”、“两个早”(即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供种、统一组织实施,技术干部包种植面积、包户数、包技术指导和计划早安排、物资早到位)的措施,有效提高了绿肥的生产与利用的能力和水平。2010年以来,每年完成绿肥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建立了436户绿肥科技示范户,扶持绿肥种植大户127户。主要技术模式为小麦、啤酒大麦套种、复种,蔬菜复种,绿肥单种。朱王堡镇、水源镇套复种绿肥亩产鲜草2500-3100公斤,东河和城郊种菜后复种亩产鲜草1570-2400公斤,种植绿肥可以为土壤提供直接的养分,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增产幅度达5%左右。
绿肥的种植,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培肥地力的措施。它不仅在提高土壤养分,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后茬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有效增加饲草饲料,改善饲料结构,拉动沼气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饲草较为缺乏的冬春季节,绿肥能够解决很大问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明显作用。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本书记述了永昌县农牧、林业、水利、电力、史料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罗真
责任者
陈建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