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红军在永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685
颗粒名称: 西路红军在永昌
分类号: K928.642
页数: 14
页码: 76-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路红军在永昌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 西路红军

内容

1936年10月25日,红四方面军,五军、九军、三十军计21800人。奉命在靖远河豹口突破黄河天险。相继占领一条山、三角城、五佛寺,先后击溃敌骑五师马禄、祁月山部,消灭马鸿逵部一团人,毙敌骑五师参谋长马廷祥以下于余人,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创造了条件。
  11月8日,中央根据东战局的发展,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命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在河西刨立根据地,进而按通苏联。由陈昌浩任西路军军政委会主席,兼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副主席兼总指挥;王树声为副总指挥。将西路军编为三个纵队,以三十军(右纂)为第一纵队,攻取大靖;九军(左翼)为第二纵队,攻取古浪;五军为第三纵队,待九军占领古浪后,经古浪进取凉州。11月9日夜,全军向西进发,徐、陈随三十军,王树声随九军行动。11日,三十军进至大靖,敌军工兵营投降。九军进至干柴洼,激战一 天后将敌击溃。13日,九军以一个团占领古浪。三十军乘虚向西疾进,经武威城南进占城西四十里铺,另一部绕武威东北入永昌县杜家赛,停留一昼夜,西进九坝、八坝一带的堡寨布防。三十军一部西进,于18日占领永昌。同日九军在古浪战役中失利,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率余部在三十军二六八团的策应下,奉命撤到永昌东四十里堡,与三十军会合。其间,九军卫生队十多人和传令兵六、七人进入永昌境内的八坝附近,被二、三十个敌人包围在甘新公路以北的一个庄子内,凭借高墙深院与敌周旋一昼夜,弹药消耗殆尽,第二天凌晨,被军部派来的部队接应出来。21日,九军赶到永昌四十里铺时,三十军留八十九师驻守,大部已于当天占领山丹。五军也向山丹进发。西路军总部于同一天驻进永昌县城,指挥部设在驴市街天主教堂内。五军到达山丹后,接替三十军防务。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二六九团回援永昌,集结于永昌水泉子至四十里铺一线,这时,西路军驻守在东起武威西四十里铺,西至山丹300里的长蛇阵内,与敌军展开激战。
  马步芳唯恐西路军占领河西,与马步青电商后,在武威重新配备兵力,将驻防玉门、敦煌的刘呈德团速调凉州。任马元海为总指挥,分左、中、右三路进兵,沿甘、凉公路左右侧向西路红军不断地发起进攻。
  11月底的河西,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红军指战员衣着单薄,赤足草鞋。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天气中与数倍与我之敌展开了殊死搏斗。22日,西路军总部发布《告指战员书》,号召全军指战员,战胜一切困难,建立永凉根据地,为执行党中央和军委给予的任务而英勇斗争。
  驻守在凉州西四十里铺的三十军八十八师、八十九师的二六三团,遭敌五个团的猛攻,血战三天,撤到永昌城东的八坝,又遭敌两旅骑兵的猛烈进攻。激战两昼夜,弹药消耗殆尽,红军阵地被敌人冲进两层,与敌展开白刃格斗,砍杀敌人800多人,击退了敌军进攻。
  一天,由陈昌浩主持在西路军总部召开了红九军营以上干部会议,提出“对红九军要彻底整顿”,进行了过火的批评并撤换了九军的主要领导人。总指挥徐向前则认为:在凉、永、山这块根本没有党的工作基础的地方上,衣衫褴褛的西路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无日不在与敌人苦战。古浪九军失利,责任不全在他们身上,分析敌我形势后,于11月24日向中央陈述己见。
  25日中央复电,要西路军仍就地坚持,靠自己的团结奋斗打开局面。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西路军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一面坚守堡寨,粉碎敌人进攻。一面开展宣传,发动群众,支援红军,着手创建根据地。
  永昌是马步青封建军阀长期统治的地盘,他们与地方反动官吏,土豪劣绅残酷的压迫剥削人民,使这里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早在红军抵达武威向西进发时,永昌县伪县长段永新弃职出逃,马步青驻防永昌仅一连步兵,仓慌撤走,地方民团二百多人,自行溃散,地主富商、土豪劣绅纷纷转移财产,埋藏粮食,关闭店铺,携眷逃亡。因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一些不明真情的群众一时外出躲避。
  11月18日,城郊部分群众,听到红军到来的消息,自发地前往东关“财神楼”武家油房的道旁跪迎、围观红军进城。红军占领永昌后,总部立即派出干部、战士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八坝、六坝、东寨、头坝堡、县城内、水磨关、梅家寺、南泉、水泉子一带,张贴了中国抗日红军第四方面军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等领导同志署名的布告。主要宣传:“红军买卖公平,说话和气,不打人骂人,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抽丁拉夫”的纪律;“打通国际路线,接通苏联,取得军事援助,东返抗日”,“建立甘凉根据地,奠定抗日后方”的任务;“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用红土、墨水、白泥、木炭灰等到处书写标语。在伪县政府院内的大照壁上刷写了“联共联苏,抗日救国”八个大字。三十军政治部宣传队在八坝驻守时,不仅在街头刷写宣传标语,而且把书写的传单标语,用石头土块压在道路上,让行人阅读。在新城子宦家庄的上房内墙壁上有署名“大沽政治部”刷写的“人民的军队是救国救民的军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联合起来打日本!”“实行停止内战,一致联合抗日!”“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人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回、汉、蒙、番联合抗日!”“建立抗日国防政府!”等标语。在县城内的钟鼓楼周围,东会馆、戏楼、县府大堂口、天主教堂、马家油房、云川书院、车马店、南关东岳庙和乡村中的公廨、庙宇、村镇、麦场、地主庄院、群众院落等各种场合,由总政治部、各部队的领导同志及宣传队的指战员,通俗地向群众宣讲红军的性质、任务、纪律、西征的 意义,阐述开辟根据地,奠定抗日后方,打土豪,分田地,穷人闹翻身,求解放,人民当家做主,支援红军的道理。总政治部的前进剧团在沿途和驻地向群众宣传演出。红军总部将县城粮仓内的一部分粮食救济贫困市民,又将城乡地主老财储存、埋藏、转移的粮食、食油、布匹、皮毛、被服等物资揭发收缴,除留部分为红军补充给养外,其余就地分配给穷苦农民。红军总部司法机关将旧政府反动科长张天佑,李斋堂;警察局警佐王树民;原国民党永昌县二区区长杜富堂;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的地痞许寿山;辱骂驱赶红军战士、抗拒缴纳物资的恶霸地主王开明;殴打红军战士,在面粉中掺假的地痞无懒屠五干狼;还有在红军中散布谣言惑乱军心的四川游民刘、何等进行审判处决,赢得了人民的称赞。群众看到红军的一言一行都是为穷人的,一些外出躲藏的群众都陆续回到了家里,和城郊许多有觉悟的农民、工人积极协助红军工作。并在群众工作中注意发现培养骨干,壮大革命力量,开展地方工作。
  西路军总部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初步奠定的群众基础,在与敌军战斗的同时,着手组建各级苏维埃政权。11月23日在总部召开了县城百余名各界群众代表会议,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兼总指挥徐向前及总政治部、供给部等部队的领导同志出席并讲了话,会议提出了创建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临时政府的提议,当即得到与会各界代表的一致拥护,遂经民主协商,推举受恶霸地主剥削压迫深重,为人耿直,思想较进步,有文化的农民狄万川担任临时政府主席。与此同时,总部还派出黄部长、关部长、汪部长(名字不详)、青年部的王青部长、妇女团的团长王泉媛(女)、罗部长(女)、曾科长、祁科长和姜科长等一批干部深入各街道、各农村开展基层政权的筹建工作。于12月初,分别在县城、乡相继成立了县城东南隅乡、西南隅乡、西北隅乡、东北隅乡,五坝村,头坝堡村,西十里铺村、水磨关村、梅家寺村、赵家庄村、通信堡村、郭家南庄村和水泉子村苏维埃政府,并分别组建了青年队。在此基础上,于12月5日各基层政权选出的代表佩戴红绸缎的“代表证”来县城集会。城郊的部分群众也参加了大会,民主选出由手工业工人、农民、军队、干部为主的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委员会(其中军队委员四人,名字不祥),政府主席张仲科、副主席狄万川,委员王思福(负责军事,兼青年大队长)、张德文(负责财政)、刘万祥(负责粮秣)、冯怀义(负责民政)、杜有才(负责民运)、曹有得(负责民运)、许教琪(负责内务),并将选举结果公告于众。同时组建了青年大队,人数达1000余人。组织了由二、三十名青壮年妇女参加的妇女代表会。组织了儿童团,人数达30多人。区苏维埃政府设在旧政府衙门内。大堂左侧檐柱上挂有“中华苏维埃永昌区政府”的木牌。发动群众,支援红军。
  11月下旬某晚,总部命令前进剧团到九军驻地慰问演出。次日清晨五点钟随同九军的几名保卫人员从县城出发,至二十里铺附近,即与敌军遭遇,剧团人员遂退入公路南郭家下磨庄,匆忙布防,敌马步銮骑兵团(黑马队)已围向庄子,不停地用炮火攻打,剧团人员弹药极少,形势十分紧急。这时敌人用密集的火力向庄子扫射,并有七、八个敌人爬上庄外高树向庄内射击。正在屋顶上指挥战斗的支部书记、指导员廖赤健(女)中弹壮烈牺牲,战土们奋勇反击,把树上的敌人打落在地。但敌人在飞机的掩护下,更加猛烈进攻。在整天的激战中,剧团政委易云钧(一为易卫精)、团长周武功、副团长汪贤臣、导演任弼煌等十多名于部、战土英勇牺牲,不少战土负了伤,活着的人都滚打成一个土人儿,仍不顾饥寒,英勇抗击。傍晚,接到三十军八十八师郑维山政委派人来送话:要设法突围。这时弹药已尽,只有刀矛、棍棒、砖块、石头,在准备突围时,不料敌人用汽油浇在柴禾上烧开庄门,蜂拥而入。剩下的五、六十人浴血拼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被浮。
  11月25日,八坝战斗后,敌人向水磨关迂回,企图切断永昌、山丹之间的联系。三十军八十八师与敌激战一昼夜,在八十九师的驰援下,将敌击退,毙、伤敌600余人,红军损失也很渗重。
  从11月22日到12月3日,红军在十里铺、水泉子、梅家寺、王信堡、武家油房、东十里铺等县城外围与敌军展开激战。
  12月13日,西路军总部电台工作人员董良诚收到“西安事变”的消息,立即将电文送给陈昌浩、徐向前。在前线与敌厮杀的红军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个个欢呼雀跃,有的战士把被子弹穿了几个窟窿的帽子抛向天空。战士们热泪盈眶,互相紧紧拥抱..积压在心头的悲愤一下迸发了出来,高呼“打倒反动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打内战,不能便宜了他”。总部及各部队分别在县城、水磨关、南泉、头坝堡等地召开群众集会,广泛宣传“西安事变”的由来及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还表演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逼蒋抗日的“活报剧,”并派人到前沿阵地向敌军喊话:“马家军兄弟们,卖国贼蒋介石被逮住了,咱们都是中国人,别再打内战啦,要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把侵略者从中国赶出去”。
  西安事变后,永昌战场上枪声渐稀,局势一时变幻莫测。马步芳听到西安事变电讯后极度震惊,顿时陷于慌乱之中,又怕驻防兰州的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部在西安事变的影响下挥戈西进,势必会腹背受敌,加之西安事变前途未卜,因此先密电马元海、马彪、马朴等严加保密,以安定军心。后看到各方通电声讨张、杨,形势日见明朗,即决定通电响应,遂电令马元海加紧对西路军围攻。一时腥风血雨又笼罩着永昌上空。
  12月25日,敌人用千余人的骑兵向县城外围和九军二十七师防守的东二十里堡疯狂进攻,刘理运师长和他的战士浴血搏斗一整天,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而壮烈牺牲。红军在县城外围的战斗步步失利,于26日夜放弃堡寨,集结于城内。这时靠供给面粉的水磨关、北海子一带的水磨也被敌军占领,以毛驴拉石磨磨面已不能解决吃饭间题,只好煮小麦、豆子吃。在此情况下,三十军仍派部西进山丹,驰援五军。
  为了加强县城防务,机关人员亦纷纷上城,日夜防守,准备手榴弹和砖头、石块随时迎战敌军。12月27日拂晓敌军以五个旅、七个民团进攻县城,敌人的云梯队,刚到城下,就被城头上的红军战士用土雷、手榴弹和机枪、步枪、石块打退。驻凉州的空军派出3架飞机,配合敌军攻城,又扫射投弹,又扔传单,一红军炊事员拣起传单说:“敌人的炸弹够历害的,可这玩意儿只能当作引火柴”。发怒了的红军战士用步枪对空射击,击伤一架敌机。敌人受到重创后,估计攻城无望,又从山丹调马志武团(黑马队)增援永昌,在焦家庄南沿沟滩遭到红军的英勇阻击,被迫敌酋变更策略,变攻为围。九军、三十军和西路军总指挥部在永昌坚持40天,根据中央军委“西路军仍执行西进任务,占领甘、肃二州,一部占领安西”的电文精神,于12月28日夜晚悄然离城向西进发。撤离前把无法带走的武器埋在东小十字民宅院内(现供销社商场处)。西路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浴血奋战,毙伤敌军6000多人,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过河时的21800人减至15000余人。
  29日凌晨,敌刘呈德团发现城内沉寂,才知红军已转移西上,随即涌入城内,仅俘获红军后勤工匠及骆驼等。严令执法队摧毁永昌区(县)苏维埃政权,残酷镇压红色政权成员及革命群众。张仲科、王思富、冯怀义、许教琪、李万被杀害,狄万川被拷打致残。西路军转战倪家营子时,军政委员会总部派牟迎春为中共山(丹)永(昌)县委书记来永昌,领导人民继续斗争,由于敌人的疯狂搜捕和严密监视未能开展工作,苏维埃政权从此停止了活动。
  西路军在梨园口、康隆寺相继失利后,失散、因伤、病遗留在永昌的红军战士遭到反动军警、民团、土豪劣绅、保政人员、地痞流氓的疯狂搜捕、审讯、杀害,妄图割断红军同人民的联系。但永昌革命人民及各阶层进步人士,在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用各种方式养护伤病员,掩护失散人员。据不完全统计,流落在永昌的西路军男女红军战士约200多人,后来大部分返回原籍和移居他处,到1949年9月永昌解放还有男女七、八十人。
  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建成革命烈士陵园,为西路红军烈士树碑立传,将他们的英雄事迹载入史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注:(本文参考了《历史的回顾》、《西部悲歌》、《血染河湟》以及永昌县党史办《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各级政权创建经过及情况资料》、《永昌人民掩护营救西路红军伤、病被俘失散人员概况》等有关文献资料。)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一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一辑》

本刊挖掘、整理、收录甘肃省永昌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侨务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选登了《永昌历史沿革》《永昌古文化遗址》和《西路红军在永昌》等20篇文稿。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永新
责任者
王若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