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践行“三个代表” 树立文明新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昌文明的脊梁》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645
颗粒名称:
践行“三个代表” 树立文明新风
其他题名:
金川区双湾镇
分类号:
D64
页数:
5
页码:
221-2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川区双湾镇狠抓教育学习,增强全民素质、倡导科技新风,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等。
关键词:
文明村镇
双湾镇
金川区
内容
双湾镇地处金昌市东郊20公里处,总面积85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64万亩。现辖13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万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0元,镇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百强乡镇第53名。近年来,双湾镇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双湾镇党委、镇政府先后被省、市授予“全省无毒乡镇”、“全省五好乡镇党委”、“市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一、狠抓教育学习,增强全民素质
双湾镇党委、镇政府把加强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常抓不懈。
一是加大镇村干部的教育培训。镇党委、镇政府把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落实学习制度,认真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日和村支部、村委会“三会一课”制度,在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三个代表”的大学习大讨论,要求镇村组三级干部人人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做到了党委中心组每周集中学习不少于4小时,镇机关干部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小时,村组干部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以镇党校为阵地,坚持对村组干部进行每年4次的集中培训。强化学历培训。明确提出了经过2-3年的时间,镇干部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要达到中专以上学历的要求,积极鼓励镇村干部参加学习培训。镇上每年都选派一批干部到山东、江苏、陕西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近年来,外出参加学习的镇村干部达20多人次,参加区上举办的村干部培训班的80多人次,参加镇党委举办的村组干部培训班300人次,参加省委党校在我市举办的农业经济管理函授大专班的镇村干部19人,真正实现了镇、村、组干部理论学习经常化、制度化,目前,全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有48名,占镇干部的76%。同时,还加大以“绿证”为主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90%以上的村组干部都参加并取得了“绿色证书”,掌握了2-3门实用科学技术,通过学习培训,使镇村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是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全镇深入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针对个别村出现的婚丧事大操大办、赌博风气严重的问题,镇上督促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10多个,充分发挥各组织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使这一不良风气得到根本好转。同时,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建立了新粮地、九个井2个信用村,通过抓点带面,增强了全镇村民的信用意识。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讨论,通过镇村干部入户讲镇情、讲村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农民群众谈心交朋友,耐心细致的做思想教育工作,使群众思想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镇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邻里团结蔚然成风。
三是狠抓镇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镇党委、镇政府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难点、立足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全镇广泛开展了“连心富民”活动和党员“结对子”帮扶活动。近年来,共有64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帮扶资金11800多元,化肥3吨,衣物100余件,大米1000公斤。党政领导干部与13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贫困学生出资学费2500余元,使6名面临辍学的贫困生返回了校园。同时,镇村干部坚持深入农户家中和群众面对面谈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向他们讲政策,传技术,理思路,帮助确定发展项目,找脱贫致富的路子,使全镇60多名困难群众脱了贫,过上了幸福生活。
二、倡导科技新风,增加农民收入
镇党委、镇政府结合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新技术,先后组织农、林、畜、农机等部门的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开展多层次的科普宣讲培训每年不少20场次,每年培训群众达4000人次,获绿色证书人数达250人。通过科技宣讲、现场指导、外出学习、政策助推等手段,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建成了许家沟、岳家沟等在全市有影响的科技示范村,通过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005年,全镇共种植美国红辣椒15000亩,啤酒大麦12000亩,玉米制种5300亩,洋芋6100亩,优质西甜瓜5260亩,饲草15000亩,形成了“六大产业”。近年来引进农作物新品种6个大类15个新品种,其中日光温室西瓜、西红柿等新品种4个,露地宁春33、宁J210、太空小麦、贡菜等新品种11个,示范农业生产新技术2项(日光温室食用菌栽培技术和桃树一侧倒技术)。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镇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近年来,共投资1420万元,建成文化广场8497平方米,架设照明灯10盏;完成道路硬化1.5公里,道路绿化1.5公里,架设街灯42盏,建成商住楼8栋243间,形成了以陈家沟集镇为中心,天生炕、赵家沟为商业网点的“三点一线”商贸区,小城镇建设规模初成格局。二是以改善人居环境,实施生态富民为目的,抓住赵家沟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这一契机,不断加大小康住宅建设、道路建设、能源工程建设力度,近年来,共新建小康住宅898套,旧宅改造360套,发展庭院经济2540个,配套人畜饮水工程28公里,修建“四位一体”沼气池626座,改厕470个,改厨470个,暖棚圈4620座,村庄道路绿化25公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共投资280万元,完成了旧九公路、新许公路、尚油公路共27.8公里的油路铺筑任务,实现了村村通;四是加大农电设施建设。共改造农电线路152公里,新架设变压器310台,更新旧井152眼,完成了电表入户工程,电表入户率达100%,农民用上了安全电。
四、创新活动载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广泛动员,统一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开展了各类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以巩固提高市级文明乡镇成果,争创省级文明镇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一条街活动,通过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净化环境卫生,规范摊业门点,强化机关服务等工作。围绕环境净化组织学生及机关干部200多人次,清理整顿卫生死角11处,清理废旧广告牌、标语50多条块,并坚持每周开展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设置垃圾堆放点2处,雇用卫生清洁工一名,设置标志牌5块。围绕规范摊业门点,对随地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进行了清理,共责令拆除、搬迁违章建筑3处。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镇容镇貌有了大的改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以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乡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目标,坚持动态管理、授牌奖励,不断增强了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创建意识和荣誉感。截止目前,全镇13个村,已建成区级文明村8个,区级文明单位21个,市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单位1个,已建成十星级文明户1140户,占25%。三是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美化居住环境,丰富文体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妇女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美好家园”创建活动,使各村门前三堆得到了治理,绿化美化意识逐步增强,学科学、用科技、读书热已成为群众的时尚。四是以文明行业创建为目标,从强化服务职能,规范服务用语,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和开展服务承诺制入手,加大了金融、财税、卫生等窗口行业的精神文明创建力度,采取定期组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建议,聘请义务监督员,组织人民代表评议等有效形式,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五是以安全文明村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以曹刘沟市级安全防控体系示范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统一制定了《文明公约》和《行为准则》,印发农户共同遵守,形成了浓厚氛围,全镇已建成安全文明村5个,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明显呈下降趋势,全镇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六是以开展评优树先活动为手段,结合“三八”、“五一”、“七一”等节日,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各类先进和典型,在全镇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共评选十佳优秀青年20名,十佳少先队员20名,优秀村干部、十佳村民小组长、优秀共产党员110名,“五好文明家庭”57户、“优秀家庭成员”180名。
知识出处
《金昌文明的脊梁》
本书记述了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典型荟萃,共收录了综合篇、文明行业篇、文明单位建设篇、文明社区建设篇、文明村镇建设篇、文明标兵风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川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