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文明之花遍地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昌文明的脊梁》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641
颗粒名称:
文明之花遍地开
其他题名:
金川区宁远堡镇
分类号:
D64
页数:
4
页码:
203-2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川区宁远堡镇经济建设培活力、富民工程育生机、创建活动“着颜色”、文明之花吐芬芳等。
关键词:
文明村镇
宁远堡镇
永昌县
内容
金川区宁远堡镇地处龙首山下,紧邻金昌市区,是典型的城郊型乡镇。全镇被金川河由头至尾中分为两片,地域狭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耕地略超5万亩,人口接近3万。宁远堡镇过去被描述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在周边乡镇的印象中只一个字:穷。但近年来,全镇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融入金川,发展宁远,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区位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势,经济明显提速,社会不断进步。2001年宁远堡镇被省计委等11个厅、委确定为市场带动型小城镇。2004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43759.8万元,是2002年的1.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0元,比2002年净增608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12个乡镇中排名第二位,在全省百强乡镇中排名第43位。同时村镇面貌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通村公路样板房,公交通到家门旁,招商引资建市场,商贸大街连城乡,秀丽田园好风光,气象更新奔小康。宁远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较快,文明村镇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被许多人称为金昌的“温州”。2005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一、经济建设培活力
宁远堡镇因“祖国镍都”在境内诞生而拥有一个好听的别称:“孔雀石之乡”。这个辖14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的乡镇,矿藏丰富却生态脆弱,人地矛盾一直突出。过去有人说宁远人不会做梦,“鸡叫三更天,生计两肩担”,宁远人老是东跑西颠,起早贪黑,为生活四处奔波,晚上睡不了安稳觉,自然做不了畅快梦。宁远人的这种“折腾”,现在可叫做“市场情结”。正是宁远人这番折腾劲,才促使宁远堡镇的经济走向了多元化,才使全镇的文明建设充满活力。
宁远堡镇的经济有“七大产业”支柱。一是种植业。宁远堡人信奉“一亩园、十亩田”种植传统是少种粮、多种菜。近年来全镇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50,00多亩,且露地、设施、常季、反季“四管”齐下参与市场竞争。现在全镇有上千座日光温室,投资2100多万元建有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实验示范面积达到10000亩的节水型生态高效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并于2002年,以招商引资为主,投资1305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的金川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经营门面173间、交易大棚3座、一次性储量在3000吨的蔬菜保鲜库一座,日均交易品种近百、交易人次逾千、交易额达20多万元,支撑培植了60多个营销大户,推动全镇种植业走向“市场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二是养殖业。截止2004年底,全镇建成养殖小区1个,养殖示范村5个,养殖大户达到1502户,畜禽年饲养总量突破32万头(匹、只);特别是奶牛养殖,年产牛奶近3000吨,基本满足了金昌市区居民的鲜奶消费需求。全镇最著名的奶牛养殖村马家岸,养奶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奶牛养殖户“前院小康房,后院牛满圈,吃饭照明拧开关(沼气),客人来了端鲜奶”。三是物流配送业。全镇各类运输车辆近7000辆,半数以上长年参与货运。四是房屋租赁业。建成西坡村房屋租赁一条街、高岸子村房屋租赁商贸街,房屋租赁年收入近280万元。五是地表矿开采业,全镇拥有地表矿开采企业58家,其中年产值达到50万元以上的有36家。六是家庭餐饮业。以羔羊肉为主要风味特色的家庭羊肉馆散布各村,已超过百家,不但吸引本村富余劳动力,有的还从城里招聘服务员。七是房地产开发业,通过招商引资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已建成金三角商厦、金三角市场、金戈购物广场、世纪家俱城,这些特色市场已成为全市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吸引本地农民工近千人长期就业,建有市场的区域成为城乡结合部最繁华的区域;房地产开发形成的“丽景苑”商住街,建设风格独特,堪与全市最漂亮的建筑群落媲美。
二、富民工程育生机
经济提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宁远堡镇农民群众对文明的追求也日益热烈。这种追求文明的热情,渐渐凝聚起来,最终澎湃而动,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不竭动力。2002年以来,号召能人,调动各方,多方筹资800多万元,建设地方道路26公里、绿化村级道路36公里,埋设人畜安全饮水管线16公里,依路而建高标准小康住宅849套。同时大力提倡改水、改厕、改厨,全镇建设“四位一体”沼气池305座。柏油路通各村,自来水到锅台,绿化带年年建,沼气池真新鲜,又节煤又省电。富民工程改善了村镇面貌,转变了村民观念,群众情绪顺畅,村组安定有序。
三、创建活动“着颜色”
宁远堡镇的文明乡镇建设体现着一种良性的循环:经济建设涌现出大批致富能人,致富能人被基层组织培养为党员,被群众选为“村官”,他们干工作充满热情,带领群众致富充满真诚,相比于一般群众,他们更懂得文明的重要性。他们作为骨干,使基层组织不断增强了争创文明村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形成了镇通过基层组织建设抓村,村通过能人带动抓组的文明村镇建设模式。近年来,全镇创建省级“五个好”村党支部1个、市级“五个好”村党支部2个,区级以上文明村、文明单位达到26个,星级文明企业达到3个,并4次蝉联省级“双拥模范乡镇”称号。村党支部不断丰富创建文明村镇的载体,2002年至今,三年中全镇涌现文明标兵90人,“双学双比”能手22人,科技示范户60户,“十星级文明户”覆盖率达到90%以上;学习型家庭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四、文明之花吐芬芳
文明村镇的建设离不开文化阵地的建设。宁远堡镇抓住“一点两线”建设文化阵地。“一点”指:镇上从全局出发,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积极建设文化广场和激活民间资金发展文体产业;“两线”指:学校按教育系统的要求抓文化阵地建设,村组按照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来建设文化阵地,学校和村组在文化阵地建设上实现联建共享。目前全镇有14所六年制小学和1所初级中学,大部分配套了“远程教育信息网络”。14个行政村均达到“四站六室”的文化阵地配套标准,102个村民小组实现组组有文化活动场地的标准。全镇还有农民党校、团校和技术夜校14所、妇女学校1所。依托这些阵地,全镇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每年至少举办2期农民培训班,年累计培训农民4000人以上。
全镇依托金川农产品批发市场,“政府搭台子,农民扮角子”,逐步实现“天下粮仓杯”农交会、农民运动会、农民文化节届次化。近年来,尤其是对民间曲艺进行了深度开发。由镇电视广播文化站牵头编辑出版了一部《地方曲艺集萃》。各村、各组都有自愿组合的曲艺表演小团队,重要民间节日,不同村组的联合演出,已成为洋溢着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一大人文景观。难能可贵的是,部分村组民间曲艺表演小团队,与城市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团体实现互动联合,增进了城乡文化交流。这种自娱自乐的新风尚,移风易俗,且增进邻里和睦团结。现在的宁远人婚丧嫁娶不铺张、逢年过节不奢侈,喜事好事敲锣鼓,锣鼓一响唱小曲,邻里增和睦,村庄少纠纷,人人鼓干劲,家家奔小康,遍地喜开文明花。
知识出处
《金昌文明的脊梁》
本书记述了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典型荟萃,共收录了综合篇、文明行业篇、文明单位建设篇、文明社区建设篇、文明村镇建设篇、文明标兵风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