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新工作手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昌文明的脊梁》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491
颗粒名称: 四、创新工作手段
分类号: D64
页数: 2
页码: 26-27
摘要: 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放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把转变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作为切入点,切实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区属学校均建成标准化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目前,全区中学生流失率为1.2%,实现了全区中学生流失率控制在3%以内,小学生流失率控制在1%以内的预定目标,中学“四率”指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目前,全区2个镇、27个行政村基本建立健全了文化活动室,社火、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 金昌市 精神文明建设

内容

区委、区政府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手段,使之更加灵活多样,切合实际。一是在党政机关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改进作风的主题教育活动。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放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把转变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作为切入点,切实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对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是要求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科级以下干部,主要是要求他们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防止和克服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先后建立了星期三无会日制度、首问责任制,广泛开展了连心富民活动,驻区单位、区直各部门与贫困户攀亲结缘,结成了500多个帮扶对子,为他们送面粉、送化肥、地膜、捐衣物等,折合资金70多万元,并给他们出点子、传信息,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使90%的帮扶对象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金川公司总校开展的“手拉手”互助活动效果显著,为市、区24所结对子学校捐书14505册,建起“手拉手”书屋40个,捐款18470元,捐衣物7200件,捐教学设备、体育器材408件(套),救助失学儿童30名。二是在农村实施了“双培双带双提高”工程。即利用3一5年时间,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道德、文化、法律、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三是在城市行业推广了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打击欺诈行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生产和流通领域重点解决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问题;中间组织重点解决了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的问题;执法部门重点解决了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各级行政机关重点解决了政务公开程度不够、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四是在全区中小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区属学校均建成标准化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对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或面临辍学的学生,采取了减免学杂费、发动师生捐款、争取社会有关组织资助等措施,帮助他们继续就读。目前,全区中学生流失率为1.2%,实现了全区中学生流失率控制在3%以内,小学生流失率控制在1%以内的预定目标,中学“四率”指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五是在全体市民中深入开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目前,全区2个镇、27个行政村基本建立健全了文化活动室,社火、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搭建群众文化平台,我们每年举办一次社区文化艺术节,既陶冶了社区群众的情操,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又使广大居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知识出处

金昌文明的脊梁

《金昌文明的脊梁》

本书记述了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典型荟萃,共收录了综合篇、文明行业篇、文明单位建设篇、文明社区建设篇、文明村镇建设篇、文明标兵风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