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与河西走廊的红色骑兵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454
颗粒名称: 徐向前与河西走廊的红色骑兵师
分类号: E297.2
页数: 5
页码: 189-193
摘要: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先头部队占领永昌。西路军进驻永昌后,遇到了重重困难。此时已值隆冬,气候严寒,滴水成冰,但指战员们缺乏冬装,依然穿着难于蔽体的单衣、单裤。行军时,寒风怒吼,飞沙走石,每行一步都十分困难。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红军到来后,当地群众逃避一空。红军来这里开展“筹资扩红”工作十分困难。西路军远离后方,补给困难,敌我力量悬殊,敌有正规军和当地民团11万余人,数倍于红军。西路军骑兵数量很少,在同马敌作战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战斗即便打胜,缴获往往不多,难于弥补消耗。
关键词: 永昌 西路军 徐向前

内容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先头部队占领永昌。西路军进驻永昌后,遇到了重重困难。此时已值隆冬,气候严寒,滴水成冰,但指战员们缺乏冬装,依然穿着难于蔽体的单衣、单裤。行军时,寒风怒吼,飞沙走石,每行一步都十分困难。河西走廊经济落后,文化闭塞,党在这里的影响很薄弱。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红军到来后,当地群众逃避一空。这里又是回汉杂居区,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挑拨和煽动,民族矛盾尖锐,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流血冲突,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灾难。红军来这里开展“筹资扩红”工作十分困难。西路军远离后方,补给困难,敌我力量悬殊,敌有正规军和当地民团11万余人,数倍于红军。西路军骑兵数量很少,在同马敌作战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战斗即便打胜,缴获往往不多,难于弥补消耗。
  11月20日,毛泽东、张闻天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指出:“主力在永昌、肃州之线,坚决保持东边回旋余地,以小部占领安西、敦煌。”“袁立夫可随进占安西之部队同去安西,再向哈密。接济军用品、弹药及派人接洽帮助等事。正同彼方接洽中,结果如何,容后告知。”此时,党中央与共产国际正在联系,23日,毛泽东、张闻天再次致电徐向前、陈昌浩:“远方来电正讨论帮助你们,但反对坚决退入新疆。”“着重在永昌、凉州之间,各个消灭马部,西面仅以五军占领之。”
  根据中央和红军总部的指示精神,西路军克服困难,在东起凉州西北之四十里铺,西至甘州附近三百余里的狭窄地带,创造甘北抗日根据地。
  11月23日,河西走廊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永昌建立后,蒋介石调集毛炳文部西渡黄河,向古浪前进。胡宗南也派杨德亮补充旅进抵凉州一带,既作为“二马”的预备队,进行战略支援,防止西路军东返;又对“二马”施压,督促其向红军进攻。战斗开始后,二百多里的平川变成了战场,在许多村庄里进行搏杀。小打不计其数,举其大者来说,四十里铺激战一昼夜,敌人死伤2400余人,永昌东南八坝一战打了两昼夜,敌人死亡800余人。敌人迂回到永昌城西一带插到红军后面,在水磨关激战一昼夜,敌伤亡600余人。但红西路军也付出很高的代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西路军没有补充,实力日渐削弱,战斗力大不如从前。永昌城里各个庙宇、空房,住满了伤员。弹药越来越少,棉衣缺乏,给养困难。
  此时,敌骑兵围攻红军的参战马匹13000匹,其中马步芳部为7000多匹,马步青部为6000多匹。马敌向红军进攻时,骑兵多路出击,似群狼尾追、“遇坚军则转瞬不见踪迹,遇暇军则有隙即入”;对西路军“白日观烟、夜间看火、寻踪攻袭”、穿插分割、四处骚扰,步兵跟进,围攻不止;西路军四面受敌。
  12月4日,为了彻底消灭马敌,巩固甘北根据地,西路军总指挥部决定扩充红色骑兵。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卓然给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黄超、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红九军军长孙玉清、政委委员陈海松、政治部主任曾日三、参谋长李聚奎,红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并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负责人洛甫(张闻天)、毛泽东、张国焘、朱德、周恩来。电文如下:(一)指挥员从我们起,一律将马全部集中,补充骑兵,我们改骑骡子;(二)各军、师首长有马者一律改换骡子,所有的马抽出来,补充自己的骑兵。坏马则须休息与收容之用。人可抽出当骑兵战士;(三)筹募委员会应大力筹募马匹,请马医官钉马掌,收集马上装备;(四)此方工作应组织骑兵,地方武装(如青年骑兵与抗日骑兵义勇军等)也多扩大骑兵的新战士;(五)望接电后大动员,号召各级干部在扩大红骑消灭白骑的精神下,自动拿出马来供给部抽出的马,补充各军骑兵。望切实执行,并将成绩上报。
  总指挥部决定重新组建骑兵师。师长杜义德,政委刘庆南,参谋长李彩云;司令部仅设作战科和管理科,李新国任作战科科长;政治部只配了一名政工干部,归政委直接领导;全师设两个团,共7个连,共计400余人。组成以后归九军领导。骑兵师的干部和战士,除原有的骑兵师人员外,大多从直属部队精简而来,由参谋长李彩云同志亲自组织训练。马匹来源,一部分是从直属队抽调来的,一部分是从二十五、二十七师中抽调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马匹质量参差不齐,大多为母马。
  红西路军骑兵师组建起来后,经过短期的骑术和战术训练,就投入了战斗。一天夜里,红骑兵师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插入敌后,在永昌县东南大河坝地区,同敌骑兵遭遇。红骑兵师面对数倍于己的敌骑兵,迅速抢占了一个土围子,以少胜多克敌制胜与敌人拼杀了两天一夜,歼敌无数。
  战斗结束后,红西路军围歼了一支马家军的骑兵部队,缴获了一批好战马,战马全部送到总部驻地旁边圈起来。徐总指挥决定用这些好马充实自己的骑兵部队。一天下午,首长的警卫员李培基和小霍去看这批战马。发现这些战马果然矫健、剽悍,他们回头再看首长的坐骑,骨瘦如柴,简直没法比较。这时,小霍悄悄地对李培基说,从这些好马中挑选两匹好马给首长换一换坐骑吧。李培基早就想为首长更换坐骑,经小霍这么一鼓动,动心了,觉得是个好主意,两人一拍即合,立即给两位首长换了坐骑,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严重违反军纪的行动。
  这事很快让徐、陈两位首长知道了,李培基和小霍马上被叫到首长面前,室内气氛十分严肃紧张。在两位首长的亲自盘问下,李培基一五一十把偷换马匹的事实说出来,陈政委指着他的鼻子大发雷霆,差一点要动手打人,声言要以军法从事。这时,他们醒悟了,偷换骑兵的马匹意味着什么?偷换马匹绝对是杀头的罪,特别是在当时极端困难情况下准备组建骑兵部队,这就更不可饶恕了。他们害怕了,后悔了。徐总面色严峻,一言不发,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平常他们怕徐总指挥,就怕他不讲话。徐总终于说话了:“你们这两个小家伙,人还没长大,胆子可不小呀,竟敢私自调换马匹。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些马匹是给咱们骑兵师准备打敌人用的吗?在总部首长跟前工作,连纪律都不懂,还得了吗?”他既严肃又亲切对他们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每个人不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要严格遵守革命纪律。没有纪律的军队就像一盘散沙,是不能打胜仗的。你们在总部工作,尤其不能搞特殊,任意违犯军纪。你们自己看,这事怎么办吧!”他俩答不出话来,吓得直打哆嗦。随后,徐向前和陈昌浩交换了一下眼色,便对他们说:“到警卫营蹲禁闭去!用不着派人押送,你们自己去!”
  听了这话,他们如释重负,恭恭敬敬地向徐、陈两位首长鞠了一躬,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告别两位首长,来到警卫营向营长作了汇报:“我们犯了错误,总指挥要我们来蹲禁闭。”在红四方面军中,蹲禁闭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这件事影响很大,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军营,大家都知道首长的警卫员私自调换战马,受到严厉处罚蹲禁闭了。
  西路军鏖战永昌期间,徐总指挥总是严格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为干部和战士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风范。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徐向前
相关人物
永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