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劝告马敌士兵放弃进攻红军的《三字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453
颗粒名称: 五、劝告马敌士兵放弃进攻红军的《三字经》
分类号: E297.2
页数: 2
页码: 191-192
摘要: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在接受中共谈判代表团提出的,一是停战撤兵;二是改组南京政府;三是停止剿共,联合各党各派抗日;四是释放爱国将领,保障民主权利;五是联合同情和支持中国民族和国家五个条件后,被释放回南京。国内局势出现暂时缓和局面。总部宣传部根据军委主席团的指示精神,刘瑞龙负责起草了瓦解敌人士气,反对内战的《三字经》标语:。1936年11月,这些红色标语出现在长期受封建和军阀高压统治的永昌大地,为群众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动员群众,打击敌人,保卫红色政权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军民在永昌境内歼敌6000余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红西路军奉军委之令继续西征,于11月27日深夜撤离永昌县境,踏上西征旅途。
关键词: 永昌 马敌 《三字经》

内容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在接受中共谈判代表团提出的,一是停战撤兵;二是改组南京政府;三是停止剿共,联合各党各派抗日;四是释放爱国将领,保障民主权利;五是联合同情和支持中国民族和国家五个条件后,被释放回南京。国内局势出现暂时缓和局面。总部宣传部根据军委主席团的指示精神,刘瑞龙负责起草了瓦解敌人士气,反对内战的《三字经》标语:
  “弟兄们记在心眼见到忙春耕农误了可不成地荒了害死人马步芳降日本亏百姓拔壮丁编团勇未成军打内战举国恨士兵们齐觉醒莫替他把命拼回家去把地耕救自己救家庭各同胞联红军打日本最光荣”等。
  六、红军爱护老百姓的标语
  红西路军在永昌建立河西走廊第一个红色政权后,让世代当牛做马的永昌民众翻身得解放,为保卫红色政权,刘瑞龙把宣传工作重点放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援红军,筹资扩红等方面。经宣传动员,永昌城西生产畜产品的水磨关、新城子、红山窑一带的群众向红军捐助了一批皮毛、烧煤、柴火;县城工商户向红军捐助一批布匹、棉花、钱币、纸张;城乡群众捐献一大批铜铁和碾制火药的硫、硝、碳等材料;各地群众向红军捐送了一批马匹、鞍具。为解决红西路军指战员御寒棉衣问题,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100名皮匠、毡匠,用羊毛、羊皮,缝制大批的皮衣、皮背心、皮帽、手套、毡靴、毡帽。史料记载,红军在永昌40天,向各界购买、征集、募捐烧柴、柴火、饲料200多万斤,畜用粮食、饲料300多万斤,征集猪、牛、羊等六七千头只,提供肉食十多万斤。标语有:
  1.抗日红军买卖公平
  2.爱国爱民
  3.实行耕者有其田
  4.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发展工商业,废除高利贷
  5.改善民众生活
  1936年11月,这些红色标语出现在长期受封建和军阀高压统治的永昌大地,为群众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动员群众,打击敌人,保卫红色政权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军民在永昌境内歼敌6000余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红西路军奉军委之令继续西征,于11月27日深夜撤离永昌县境,踏上西征旅途。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