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龙与永昌的红色标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448
颗粒名称: 刘瑞龙与永昌的红色标语
分类号: E297.2
页数: 5
页码: 189-193
摘要: 在甘肃省永昌县新城子镇宦家庄村民宦松林的堂屋墙壁上,至今完整保留着1936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鏖战永昌期间,署名为大沽政治部的数幅红色标语。这些书法遒劲,字体飘逸的红色标语,虽经70余年沧桑,字迹依旧清晰可见。红西路军到达永昌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已严重威胁到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及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国内局势出现了争取国民党统治集团参加抗日的可能性。军民在永昌境内歼敌6000余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红西路军奉军委之令继续西征,于11月27日深夜撤离永昌县境,踏上西征旅途。
关键词: 永昌 西路军 刘瑞龙

内容

在甘肃省永昌县新城子镇宦家庄村民宦松林的堂屋墙壁上,至今完整保留着1936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鏖战永昌期间,署名为大沽政治部的数幅红色标语。这些书法遒劲,字体飘逸的红色标语,虽经70余年沧桑,字迹依旧清晰可见。
  这些标语鉴证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艰辛的西征历史,与时任红西路军总部宣传部部长刘瑞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刘瑞龙(1910—1988),男,江苏南通人。化名石钧、李世萍、王大舜、张云生。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同中央红军会师后,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0月奉命南下川康边,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6年10月秋随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师,同年11月任红西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西路军鏖战永昌期间,刘瑞龙主管红西路军理论武装工作,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挺进河西地区建立抗日大后方这个根本,把共产党抗日救国理念摆在突出地位,旗帜鲜明地宣传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建立抗日大后方的伟大意义。刘瑞龙用红色标语这个“战斗武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鼓励指战员奋勇歼敌,瓦解敌人军心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因篇幅所限,仅从永昌城乡至今保留的红西路军宣传标语中,摘录部分标语,以缅怀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年代,为启发劳苦大众的革命觉悟,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地主豪绅残酷剥削农民的本质,号召广大农民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走,造就新社会的光辉奋斗足迹。这些红色标语的内容大致分为六个方面。
  一、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的红色标语
  1936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继景泰、一条山、古浪、凉州西四十里铺诸战役后,先头部队于11月18日占领永昌,为迎接大军人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刘瑞龙率领宣传部的干部和战士,在县城街道两旁的商铺、会馆、学堂、医院、旧衙门、寺院、钟鼓楼等醒目位置张贴大量的红色标语。11月23日,总部移住县城后,根据19日中央军委指示,“你们任务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以一部向古浪、土门方向活动,在有利条件下消灭由古浪来敌,大部向凉州,永昌前进;同时以一部分夺取甘州、肃州至安西一带地区;并可以一部在民勤活动,迷惑敌人,使敌疑我西路军有由民勤经定远营配合陕甘主力企图”的指示精神,抽派大批的干部、战士就地取材,用红土、黑墨水、石灰、木炭灰等书写材料在农户庄墙、大树干、大石头上刷写大量的宣布标语。与此同时,手持铁皮话筒的红军宣传员走街串巷,挨家逐户耐心地给群众宣传红军队伍的政策、纪律,号召民众支持红军同马敌作战。如:
  1.坚定抗日后方
  2.拥护中国共产党
  3.誓死保卫西北
  4.毛主席万岁
  5.共产党万岁
  二、建立抗日大后方标语
  红西路军到达永昌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已严重威胁到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及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国内局势出现了争取国民党统治集团参加抗日的可能性。为揭穿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反动政策,向广大穷苦百姓阐明建立抗日根据地重要性和伟大意义,刘瑞龙把宣传工作重心放在“逼蒋抗日”的斗争方针上。总部宣传部宣传标语有:
  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誓为民族英雄,不作卖国贼
  3.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4.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一致抗日
  5.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三、消灭马敌的标语这支三过雪山、草地,未及休整的疲劳之师,会宁会师后,奉命过黄
  河组建西路军,隆冬时节大部分指战员仍然是单衣赤足,伤亡、疲劳、严寒、少粮缺弹,与优势之马敌作战困难重重。红西路军到达永昌后,刘瑞龙把宣传工作重点放在扩红筹资,帮助全体指战员正确对待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宣传标语有:
  1.精确瞄准,强攻贼敌
  2.顽强抗敌,节约子弹打马步芳
  3.抗日红军战士要活捉马步芳
  4.反对压迫士兵克扣军饷的马步芳
  5.马步芳反对抗日,抗日军民都起来反对马步芳四、瓦解马敌的标语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西路军的军事行动,由策应河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转到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上来。刘瑞龙为认真贯彻落实军委主席团,“西路军目前应在现地加紧休整,进行政治动员,一面争取凉州之补充旅和‘二马’到抗日方面来;一面准备接通兰州,并准备一部适时占领安西地区。”指示精神,把宣传工作重心放在争取“二马”军队中进步势力加入到共产党抗日阵线中来。瓦解敌人的宣传标语有:
  1.当兵不替二马军阀打红军
  2.谁要进攻抗日红军,谁就是卖国贼
  3.爱国官兵不要为打内战牺牲生命
  4.甘青民团要做民族英雄,不做误国罪人5.
  欢迎二马回军联合红军抗日五、劝告马敌士兵放弃进攻红军的《三字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在接受中共谈判代表团提出的,一是停战撤兵;二是改组南京政府;三是停止剿共,联合各党各派抗日;四是释放爱国将领,保障民主权利;五是联合同情和支持中国民族和国家五个条件后,被释放回南京。国内局势出现暂时缓和局面。总部宣传部根据军委主席团的指示精神,刘瑞龙负责起草了瓦解敌人士气,反对内战的《三字经》标语:
  “弟兄们记在心眼见到忙春耕农误了可不成地荒了害死人马步芳降日本亏百姓拔壮丁编团勇未成军打内战举国恨士兵们齐觉醒莫替他把命拼回家去把地耕救自己救家庭各同胞联红军打日本最光荣”等。
  六、红军爱护老百姓的标语
  红西路军在永昌建立河西走廊第一个红色政权后,让世代当牛做马的永昌民众翻身得解放,为保卫红色政权,刘瑞龙把宣传工作重点放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援红军,筹资扩红等方面。经宣传动员,永昌城西生产畜产品的水磨关、新城子、红山窑一带的群众向红军捐助了一批皮毛、烧煤、柴火;县城工商户向红军捐助一批布匹、棉花、钱币、纸张;城乡群众捐献一大批铜铁和碾制火药的硫、硝、碳等材料;各地群众向红军捐送了一批马匹、鞍具。为解决红西路军指战员御寒棉衣问题,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100名皮匠、毡匠,用羊毛、羊皮,缝制大批的皮衣、皮背心、皮帽、手套、毡靴、毡帽。史料记载,红军在永昌40天,向各界购买、征集、募捐烧柴、柴火、饲料200多万斤,畜用粮食、饲料300多万斤,征集猪、牛、羊等六七千头只,提供肉食十多万斤。标语有:
  1.抗日红军买卖公平
  2.爱国爱民
  3.实行耕者有其田
  4.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发展工商业,废除高利贷
  5.改善民众生活
  1936年11月,这些红色标语出现在长期受封建和军阀高压统治的永昌大地,为群众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动员群众,打击敌人,保卫红色政权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军民在永昌境内歼敌6000余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红西路军奉军委之令继续西征,于11月27日深夜撤离永昌县境,踏上西征旅途。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