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西路军李聚奎千里跋涉找中央经永昌时脱险经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442
颗粒名称: 红西路军李聚奎千里跋涉找中央经永昌时脱险经历
分类号: E297.2
页数: 2
页码: 179-180
摘要: 自西路军惨遭失败后,一向骄横的马家军更加嚣张,他们从酒泉到武威,沿整个河西走廊撒开了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派出许多支骑兵分队,到处搜捕红军人员,不少同志被敌人搜去,惨遭杀害。李聚奎沿着河西走廊北侧向东走,这里时而是崖石裸露的山地,、时而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李聚奎每夜凭借指北针,摸黑走上二三十里路,白天则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一天,李聚奎在永昌以西30公里的水磨沟附近隐蔽下来。古城墙像一道屏障,为李聚奎挡住了左侧,他一面警惕地观察,一面匆匆赶路。从此,李聚奎小心地避开大路,专拣小路走。在永昌至武威的地方,他又一次险入虎口。在河西走廊的一个多月里,他过着昼伏夜行、风餐露宿野地的生活。
关键词: 永昌 西路军 李聚奎

内容

自西路军惨遭失败后,一向骄横的马家军更加嚣张,他们从酒泉到武威,沿整个河西走廊撒开了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派出许多支骑兵分队,到处搜捕红军人员,不少同志被敌人搜去,惨遭杀害。
  李聚奎沿着河西走廊北侧向东走,这里时而是崖石裸露的山地,、时而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卧龙般的古长城蜿蜒起伏,自西向东延伸。李聚奎每夜凭借指北针,摸黑走上二三十里路,白天则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
  一天,李聚奎在永昌以西30公里的水磨沟附近隐蔽下来。黄昏即将到来,他估计搜索了一天的敌人该收兵回营了。为了早些赶路,就从隐蔽地出来,贴近长城边行走。古城墙像一道屏障,为李聚奎挡住了左侧,他一面警惕地观察,一面匆匆赶路。前面要拐弯了,他想,如果有敌人要拐过来,当面撞上,就会来不及闪开,立刻向路边的沟里奔去,就在李聚奎下到沟底时,转弯处果真来了五个骑兵,他弯下腰装作拔草,敌兵看了看,没有过来盘问就走了。
  从此,李聚奎小心地避开大路,专拣小路走。在永昌至武威的地方,他又一次险入虎口。那天,他路过一个村子,一条大路从村北擦过,他从村南的小路往东走。眼看就要出村,只剩下最后一座房子了。他谨慎地先探头张望,只见两个骑兵顺着大路跑来。回去,躲闪,都可能引起敌人的怀疑。怎么办?恰好这时村南的地里有头毛驴,他急中生智,装作赶毛驴的样子,一边吆喝,一边走开了。
  武威以东,敌人搜索不那么紧了,只要离开大路,白天可以走。这天,他正走进一个羊群边,回头一望,西边烟尘滚滚,由远而近。他问牧羊人:“那边是不是来了骑兵?”他看看西边说:“是马家队伍来了,你赶快走!”他对牧羊人说:“不要紧,请你把羊向南赶一下。”随后,他们一起赶着羊群走。等他们走出两三百米远的时候,敌人二十多个骑兵疾驰而过,他第三次脱险了。
  在河西走廊的一个多月里,他过着昼伏夜行、风餐露宿野地的生活。每天一早一晚,他趁着无人悄悄跑到村边,敲开一座小房,讨些吃的。靠老百姓的接济,他才能够支持下来。

附注

①作者黄科林。郝成铭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②扛过去:临夏、西宁一带的土语,把人弄死,送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意思。选自《西路军红军战士在青海资料》。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李聚奎
相关人物
永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