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苏维埃政府的任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431
颗粒名称: (四)苏维埃政府的任务
分类号: E297.2
页数: 2
页码: 164-165
摘要: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办事机构设在旧政府衙门内,常驻政府机关主持日常工作的是一位姓赖的江西籍红军干部。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发动群众,全力支援红军。组织起来的青年大队是政府一支骨干力量,配合红军有力地开展各项工作。12月下旬,敌机每天到县城上空侦察、轰炸、撒传单,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总部驻地先后遭到轰炸和炮击,苏维埃政府配合红军人员向市民进行防空教育。红军在永昌停留期间,潜伏下来的一批旧政府的顽固公职人员和土豪劣绅,散布对红军的不满,肆意诽谤、中伤,苏维埃政府配合红军司法机关,先后拘捕了永安区区长、恶霸地主杜富堂,旧政府科长张天佑(临夏人)、李斋庭,地痞徐寿山等,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公审,红军撤离时押解出城处死。
关键词: 永昌 西路军 苏维埃

内容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办事机构设在旧政府衙门内,常驻政府机关主持日常工作的是一位姓赖的江西籍红军干部。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发动群众,全力支援红军。
  组织起来的青年大队是政府一支骨干力量,配合红军有力地开展各项工作。青年队的工作起先是给红军新军部队当向导,帮助购买粮、油、肉食、草料,作战时还和红军一起构筑防御碉堡,掏挖射击垛口、枪眼,在围寨周围架设防御栅栏等,到后来,工作就更加繁忙了,有的上战场救助伤员、抬担架,也有的被调到敌占区侦察敌情。我参加青年队以后,与政治部的宣传队一起,在城内墙壁上刷写标语,也张贴过布告传单。
  我记得红军在县政府门口的大照壁上写了刚劲有力的八个大字“联俄联共,抗日救国”。第二天黄部长看后,又让我把“俄”字刮掉,改写为“苏”字。搞了一段宣传工作后,我就被调到苏维埃政府干司务长的工作。青年队经常分赴城内和农村,调查了解地主老财、资本家埋藏、转移的粮仓、财物的地点,配合红军“挖窖子”,搞开了几十户地主老财的粮仓、作坊、夹屋、地窖,没收其财物,驮运回来大批粮食,为二万余红军指战员解决了粮食问题,并征集到大批皮毛、毛毡、布匹等物资,为部队解决了部分御寒衣服。
  12月下旬,敌机每天到县城上空侦察、轰炸、撒传单,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总部驻地先后遭到轰炸和炮击,苏维埃政府配合红军人员向市民进行防空教育。在城防吃紧时,苏维埃政府还发动市民拿出家具、木料,增防城墙工事,配合守城战斗。红军在永昌八坝、东寨、水泉子和县城连续作战,耗尽弹药,苏维埃政府动员群众捐献铜、铁、硫磺、盐硝、木炭等物资,为修理枪械,打造矛、刀,配置火药,制造子弹,提供了大量原料。
  红军在永昌停留期间,潜伏下来的一批旧政府的顽固公职人员和土豪劣绅,散布对红军的不满,肆意诽谤、中伤,苏维埃政府配合红军司法机关,先后拘捕了永安区区长、恶霸地主杜富堂,旧政府科长张天佑(临夏人)、李斋庭,地痞徐寿山等,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公审,红军撤离时押解出城处死。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