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405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3

内容

中共永昌县委书记
  县委副书记、县长
  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西路军鏖战永昌》一书,经过编者认真选材,精心构思,反复修改,终于定稿出版,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70余年前,红西路军在永昌境内与国民党马敌进行了残酷激烈的斗争,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感人史料,编者不负众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查阅了很多能够搜集到的历史资料,走访了能够见到面的多位知情老人,分门别类,归纳整理,编纂成了一部20万字的著作,全面真实地记录了红西路军在永昌浴血奋战40天的光辉业绩,为打造我县红色文化精品,教育全县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先辈们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搞好我县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成绩令广大读者感到欣慰!
  西路军到达永昌时因长途行军,几经苦战,损失十分严重,加之未来得及进行休整,又逢严冬酷寒,衣单被薄,补给不足,他们的战斗力受到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就在如此境况下,全体将士仍然斗志昂扬,气概不凡,继景泰、一条山、古浪、凉州西四十里铺诸战役后,又相继在永昌八坝、东寨、东十里铺、县城、水磨关、水泉子、南沿沟等地和敌人进行惨烈战斗,取得了重大战绩,其间共毙伤敌军6000余人,自身伤亡亦在2000人上下,为牵制敌人,策应河东主力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军委主席团电令西路军继续西进。12月27日夜,总部及城防部队突围出城,踏上了继续西征的悲壮历程。
  新中国成立已经60多年,西路军英勇悲壮的战斗历程仍然历历在目。永昌境内留存着西路军丰富的战斗史料,如红西路军西征线路图、书写在农户庄墙上的红色标语、群众中广泛传唱的红军歌曲、西路军作战总指挥部——天主教堂、大沽政治部旧址——新城子宦家庄等革命遗址,还有流传在民间关于西路军前进剧团血染郭家下磨庄之战、八坝之战、县城保卫战等战斗故事。
  深入挖掘红西路军的战斗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激励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第一,西路军指战员所体现出来的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根本立场,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源泉。
  第二,西路军指战员所体现出来的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是激烈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坚实思想基础。
  第三,西路军指战员所体现出来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四,大力弘扬西路军精神,在和谐多样的文化环境中,将红色文化放在突出地位,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是培养千百万锐意进取的革命后代,加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五,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文化所承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讴歌红西路军精神,可以鼓舞我们不畏艰险、开拓创新、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未来。
  《西路军鏖战永昌》一书,为全县人民提供了讴歌西路军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该书出版之际,全县人民要大力弘扬西路军的革命精神,把个人的远大抱负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构建和谐永昌,促进永昌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新贡献。
  是为序。
  2011年7月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