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物志历史人物的记述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321
颗粒名称: 二、人物志历史人物的记述方法
分类号: K290
页数: 3
页码: 31-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人物志历史人物的记述方法,主要介绍了人物的立传、人物的简介、人物的列表等。
关键词: 永昌县 地方志 历史人物

内容

1、人物的立传
  立传人物,在人物志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物传写得好与坏,是关系到人物志史料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写人物传呢?方志大师章学诚曾指出:“方志人物当详于史传,而不可节录大略。”又说:“列传之作缛而文,政略之体直而简。”就是说方志人物传,应该详于史传,不可以写得过简。我们今天的新方志给人物立传时,既要学习古人的长处,还应该有所创新,以体现时代的特色。 第一,新方志人物传的编写,要遵循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论对古人、今人,都要客观地、如实地反映他们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本来面目。对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错误缺点,要给予公正的传述。是功就记功,是过就记过,不溢美,不隐恶。要功过分明,是非清楚。使读者看了感到真实可信。 第二,人物传记要以事迹取胜,力求写得有声有色。一个符合立传条件的人物,其一生事迹是丰富多采的,又可能是曲折复杂的,要写好一个人物的传记,首先一条是,要广泛深入地精心搜集人物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论是正面的、反面的、大事和生活小事、举止言谈、性格修养方面的,都应注意搜集。还要经过一番精心研究,分析选用的过程。在写作中,要把人物一生主要功绩和重要作用的精华部分,作为重点和中心,集中浓墨,着力来写。还要和人物一生活动中最能显示其个性的具体事件及代表人物心理灵魂的典型细节联系起来、揉合起来进行记述。一个人一生的主要功绩和重要作用,代表了他一生活动的核心,但是如果不和一生活动的典型事件和代表他个性的典型细节去结合,写出来的传记,就会像个生平加事件的人物大事记,缺乏血肉,缺乏感情,使人读了感到单板、空洞。当然,我们不能象写小说那样,随意对历史人物进行塑造渲染,而是要把人物置于一定时代和客观环境中,围绕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灵魂去记述人物的丰功伟绩。这样,就会把人物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就会把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显明的个性突出出来。这样写出的人物,不会是僵硬的偶像,而会使人感到有无穷的力量。就是过百年之后,也还会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第三,力戒评论性的语言,寓论于事。我读过一本县志中一篇写革命领导干部的传记,我们不说它写的怎么样,就评论性的语言来说显得过多,如:×××同志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革命意志坚强,革命立场坚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关心群众疾苦等等。这样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空洞无物的感觉。要知道,这类语言越多,资料性就越小。所以,我们写人物传记要力戒这样的空谈和评论。假如说这些语言,对其人十分恰当的话,但也不宜过多的堆砌词藻,而要精当准确,恰到好处。寓论于事。
   2、人物的简介
  在十多年的修志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县、市志在记述历史人物时,因时过境迁,事迹淹没,存在着人物资料严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客籍人物,因工作调走,采取内查外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效甚微。有很多为人民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也只知其名,不知其事迹,实为憾事。为了纠正历史的缺陷,我认为,这次修志中应进行大胆改革,一些还没有出版志书的地方,应当对现代人物中于人民有功的人物,虽不立传,而可以采取简介的方式,记述他们的事迹,以保存资料。当然,这一工作,要由党委、政府严格条件,严格把关,像报刊上报导模范人物一样对待。记述方法上,也可以参照立传人物的记述方法。
   3、人物的列表
  不论对去世人物和在世人物,凡符合列表条件的人物,均应入表。 第一,人物表的设置:在一部县(市)志里,列表的人物类型比较多。一般来说,各种类型人物的表式要按照具体对象设计。然而,不论去世人物或在世人物,列表时,一些基本的内容要搞完备,不能疏漏。如姓名、性别、生卒年月、民族、籍贯、受教育程度、职业、职务、政治面貌等。比如先进模范人物,除以上部分项目外,还应加上所在单位、荣誉称号、授称时间和授称机关;革命烈士除以上部分项目外,还应加上牺牲地点、参加革命时间、牺牲时所在单位、牺牲原因等;科学技术人员还应加上职称和学位等。总之,各类人物表的设置内容,要力求反映出人物的基本面貌,要最大限度地贮存人物的信息。 第二,重复问题的处理;人物表与表之间存在着不少重复问题,比如一名县(团)级干部,既符合县(市)志确定的党、政、军界列表人物的标准,又符合先进模范列表人物标准(或者是一人多次荣获过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者还具备中级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列表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物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列表资格,我们就应该采取诸条件合并的办法处理,就是说将某人以主要条件为主列表,把其他条件记在备注栏内。这样,就避免了一个人物按入表条件列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物表的重复问题。 以上是笔者在十多年的地方志编纂实践中和地方志理论学习研究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谨请方志界同仁赐教。 (此文于1996年9月2日至6日在甘肃省地方史志张掖学术理论研讨会上交流,获优秀论文三等奖。1997年收录于郑州方志出版社《当代新方志论文集》,2009年收录于《共和国理论发展经典文献》(中国国际文化传媒出版社)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