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提高新编地方志书的科学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314
颗粒名称: 一、怎样提高新编地方志书的科学性
分类号: K290
页数: 3
页码: 2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提高新编地方志的科学性和现代性,就是要全面地、真实地,客观地记述一地方的自然到社会、历史到现状的全貌,反映一地全貌的客观发展规律。
关键词: 永昌县 地方志 新方志

内容

胡乔木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新编地方志要比旧地方志增加科学性和现代性。” 我认为:提高新编地方志的科学性和现代性,就是要全面地、真实地,客观地记述一地方的自然到社会、历史到现状的全貌,反映一地全貌的客观发展规律。要达到这一目的,在编写志书的全过程中,就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1、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新方志和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样,必须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四化建设服务。因此,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离开了这个总目标,新志就失去了科学的价值,就不会被社会所承认。 新志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突出各个历史时期的主线。力求反映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的联系。达到思想性、资料性、 科学性“三性”的统一。 2、新编地方志的体例、篇目结构是方志的表现形式,它对于科学地表达一部志书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新志具有全新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一部具有新内容的地方志书,如果没有好的表现形式,它的科学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新编地方志要提高科学性,就必须具备一个科学的体例、篇目结构和表现形式。胡乔木同志讲:“新方志门类要设得比较合理,在门类的叙述上比较得当,而且力求表现出各门类的相互关系。”《新志暂行规定》也指出:“确定志书框架和篇目,是关键性的一环。”所以,我们在编写志书篇目和确定志书体例时,不仅要安排合理,归属得当,而且要体现出门类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总体设计时,按照先物质、后精神,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的规律,以自然地理、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政治、社会的顺序排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类为一志”。努力反映人类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客观存在。在门类的设置上,要把握住“横排门类,竖写历史,纵横结合,以横为主”的方法,并根据实际,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为新内容的新志书,创造出更新的表现形式来。 3、要提高新编地方志的科学性,没有科学的资料是不行的。资料是志书的根本属性,它决定着志书的质量和生命。要使资料达到史实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就要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使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首先树立起一个科学的态度,广征博采。严格筛选,去伪存真,多方考证,实事求是。对确实弄不清的史实,或存疑,或众议并存,但绝不要绝对肯定或否定,以免降低志书的存史价值。另外,要特别注意吸收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为提高新编志书的科学性服务。
  4、文字上要作到朴实、严谨、简洁、通俗。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