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300
颗粒名称: 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分类号: K290
页数: 3
页码: 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新编地方志的领导者和编纂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必须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彻底否定“左”的理论、“左”的路线的前提下产生的。
关键词: 永昌县 地方志 编纂

内容

新编地方志的领导者和编纂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必须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彻底否定“左”的理论、“左”的路线的前提下产生的。我们编写的志书,不是马列 主义的理论教科书,也不是党的政策的宣传性读物。所以,不能简单地照搬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更不能把已经否定的错误的东西写进志书,而要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地方志理论,体会革命先辈和经典著作家如何分析研究历史和社会的方法,尤其要结合修志实践,科学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修志的全过程,这是提高志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思想方法上,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即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某段历史的做法。因为任何历史阶段都有着特定的社会环境,每一种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把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因此,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待历史。对于建国以后一些具体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处理修志中的一切工作,尤其是编纂工作。对于政治运动,要按照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处理,粗到把问题说清楚,细到不伤害共产党的形象。记述中涉及到具体的挫折和失误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从安定团结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愤笔妄书,授敌以柄。在具体编写中我们感到:建国后从1957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段是比较难写的。这一段历史以“左”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占统治地位,很多问题错纵复杂,既要记述建国后三十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又要记述错误及其造成的损失;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要指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危害。成就与失败、真理与谬误交织在一起。所以,编写这段历史,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注意分清大是大非、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给历史以公正的评价,否则,是很难准确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的。比如,写农业合作化时。要留有余地,不然,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改革就不好处理;写“大跃进”、“人民公社”时,要充分记述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在各项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当然,对生产组织的单一化,分配上的“大锅饭”,商品流通上的过分集中统一以及“五风”带来的高估产、高指标、高征购,造成部分农村饿、病、外流、死亡等问题,也要实事求是,掌握分寸,恰当表述,同时,要记载党和政府发现这些问题后采取的纠正错误的一系列措施和成效。又如,对“文化大革命”要给予彻底否定,但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顶着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压力,在各项事业中取得的一切成就作为主题来写。不能因为否定“文化大革命”,而不敢肯定人民的成就。同时,还要努力反映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切成就。总之,既不要回避矛盾,又不要集中矛盾和激化矛盾;既能看到成就和经验,又能看到失误和教训,通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使人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哪些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同时使人们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为什么要进行拨乱反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和开放的道理。总之,要把新方志写成真正符合历史与现实的资料书。使它有益当代,慧及子孙。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