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句琤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花歌絮》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270
颗粒名称: 新句琤琮
分类号: I227
页数: 22
页码: 67-88
摘要: 本文精选雷恒昌新句琤琮所有诗的统计概况。
关键词: 永昌县 当代 新诗

内容


  
  老公公染病卧床,
  儿媳妇煎药熬汤,
  小孙孙依偎身旁,
  为爷爷摇扇添凉。
  女婿娃买来罐头,
  让丈人将荔枝品尝,
  老人家泪流两行,
  喝了一口汁水:
  “这味道啊——
  真香!”
  1981年4月
  乐
  她两只手儿真忙,
  满脸汗水直淌,
  壅完了牛心茄子,
  又抚弄白兰瓜秧。
  瓜叶儿使她陶醉,
  菜花儿引她遐想,
  眼前的花儿叶儿,
  正幻化成秋后的
  彩色电视机和
  那高档的料子衣裳!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
  等地里结出了硕大丰满的果实,
  她将在热闹的集市上,
  迎着顾客欢笑的容颜,
  去收获自己圆满的希望。
  1981年4月
  甜
  王老师暑假回家,
  正赶上收割庄稼,
  妻在地里挥镰奋战,
  他在屋里做饭烧茶。
  额头染上了锅烟,
  指尖结满了面痂,
  妻子午休见了,
  笑出两眸泪花。
  她用食指
  在丈夫脸上轻轻一刮,
  顺手夺过他正在切面的刀把,
  指着地上的脸盆说道:
  “赶紧洗吧,别让人见了笑话!”
  “你啊,只会在黑板上种花!
  干庄稼地里的活路确实太差。
  你还得拜我为师,
  让我来手把手地教你这个
  一窍不通的娃娃!”
  王老师心中涌起幸福的暖流,
  红晕顿时布满双颊,
  “我要学会给你帮忙啊!
  不然,累坏了你
  我们的宝宝可怎么长大?”
  1981年8月
  老妻
  额上爬满皱纹,
  岁月染白双鬓,
  说话重复啰嗦,
  起坐腰腿不灵,
  这便是与我
  患难与共的夫人。
  少时漫不经心,
  不识恩爱真情,
  等到体衰脑钝,
  才知谁最贴心,
  这便是与我
  患难与共的夫人。
  茶饭精心侍奉,
  有病熬药抚疼,
  共度夕阳晚景,
  同享美妙天伦。
  这便是我
  患难与共的夫人。
  平日如影随形,
  有事甘苦两分,
  偶尔妻子离家,
  就觉心内空空。
  这便是我
  患难与共的夫人。
  老妻啊老妻,
  你是我生命的支撑,
  命运把我们拴在一起,
  我们就要相濡以沫
  永不离分,
  携手走完人生的历程,
  直到瓜熟蒂落、灯干油尽!
  冰
  诞生在严寒岁月,
  考验在冷峻境界,
  气候越恶劣,
  越显得坚贞圣洁。
  苍蝇在它面前
  颤憟失色,
  红梅为它高唱颂歌!
  当春风送来温馨和抚慰,
  当太阳播洒真诚与热烈,
  它便将躯体融化为汁液,
  欢笑着投入奔腾不息的江河,
  去滋润大地妈妈的肌肤,
  让人间蓬勃满田遍野的春色!
  农村集市
  这里荡漾着彩色的波浪,
  波浪中奔涌着五谷的芬芳,
  茄子在浪中闪烁紫色的光芒,
  甜瓜在浪中喷洒诱人的馨香。
  这里演奏着雄浑的合唱,
  放声赞美五业的兴旺,
  羊羔在栅栏欢乐地舞蹈,
  铁锤在砧上热烈地鼓掌。
  这里是一个绚烂的画框,
  展示着乡村富饶的景象,
  镶嵌着农人们欢笑的面庞,
  是改革开放的色彩
  把这画装点得如此辉煌!
  1981年2月
  危险,爆炸!
  1968年11月,笔者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备受社会歧视,心中无限痛苦,遂写此诗抒怀:
  “危险,爆炸!”
  脊背上仿佛刻着一句黑字写成的话。
  家庭成分的烙印,
  社会关系的伤疤,
  已经把人弄得面目全非、丢盔卸甲。
  一切人都远远地躲避着他,
  仿佛只要望见他的踪影,
  人们就会顿时
  灾祸突生,不能洗刷。
  就连那些平日里最亲密的挚友,
  见了他也会视同陌路,
  不再理他。
  他简直变成了一块抹布,
  褴缕破碎,一钱不值,
  任人随意丢弃、胡抓乱挖。
  他的心疼得如同猫爪子乱抓,
  恨不能钻入地洞,
  或是找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倾诉委屈,哭爹喊妈!
  出身不好的人,并不全是废物,
  他们中也有钢梁铁柱、金砖银瓦,
  他们也可以撑起国家的高楼大厦。
  为什么要把他们看成另类
  鄙视小看、随意蹂躏践踏?
  国家也有一项政策,
  说是“出身不由己,
  道路可选择”,
  为什么到了现实生活中
  悬殊竟如此巨大?
  纵然他们身上真的残留着
  祖辈的垢痂,
  政府也应该帮助他们进行洗刷,
  使他们背叛原来的阶级
  站到人民营垒
  反戈一击,英勇冲杀,
  让他们重绘人生的图画,
  何必要将他们置于死地
  从希望的顶峰推入绝望的悬崖?
  1969年1月17日
  明珠没土黄尘欺
  明珠没土黄尘欺,
  人不得志狗也辱,
  欲向故友吐苦水,
  冷脸却遇热屁股。
  昔日情深如手足,
  一旦当官凸胸肚。
  仰头横眉哼粗气,
  可恨当年认蠢猪!
  败兴归来伤神思,
  独坐驴车脸如土。
  七尺男儿当自强,
  何必仰人下巴骨?
  天阴下雨地上湿,
  泥泞难行路崎岖,
  自己跌到自己爬,
  阅尽坎坷登坦途。
  1989年冬
  一定要成为新时代的精英
  一九七八年三月,我已经三十一岁,七旬老母在堂,三个孩子缠身,但突然又遇上了改变命运的机遇,国家改革高考制度,我有幸考入大学,毅然离家别母去上学。心情异常复杂,感慨确实很多,遂吟诗记之。
  列车在宽阔的原野上穿行,
  热血在周身的血管里奔腾,
  往事的闸门徐徐打开,
  久蓄心头的思潮便如连天波涌。
  气笛啊,请勿高声嘶鸣!,
  同行的旅伴啊,
  请压低你说话的声音!
  让我的头脑能有少许宁静,
  以便整理一下自己紊乱的心情。
  我眼前的存在确实不是梦境,
  是时代描绘出来的美丽风景。
  握了十年锹把的茧花大手里,
  捧着的竟然是一张
  跨入大学的证明!
  列车的窗口,
  顿时幻化成一片浩大的荧屏,
  三十一年的坎坷履历,
  和着社会前进的脉搏,
  象一部引人入胜的连续剧,
  开始在我的脑海里徐徐放映。
  “四人帮”张牙舞爪的时候,
  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学生,
  他们侮蔑我们是
  “五分加绵羊”的蠕虫,
  还说我们是“盯着臭肉的苍蝇”
  我们天真纯洁的心灵,
  比锥子扎了还疼!
  蓦然间冒出个“白卷”先生,
  教育界顿添血雨腥风。
  他们身上长刺,刺准白发的师长,
  他们头上长角,撞碎课堂的宁静。
  打、砸、抢者被誉为“英雄”,
  一张白卷就能使他们榜上留名。
  人民的教育事业被毁,
  让人伤心流泪,
  冷对四害闹学,
  我们切齿痛恨!
  东风骤起,
  吹散了压城的黑云,
  人民挥手擒获了害人的祸根!
  邓小平果断改革了高考制度,
  选人才坚持择优录用,
  被遗弃的我们
  仿佛一根根被尘封的铁条,
  去锈蚀仍能加工成精致的螺钉。
  心欢跳啊泪难禁,
  落难的人儿获新生。
  可恨四害误青春,
  喜庆枯木又逢春!
  照照镜子,
  额头上已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摸摸下颌,
  毛绒绒一片黑色的蒿蓬。
  大好年华全被耽误,
  美丽青春几乎殆尽。
  往者已逝,来者可追,
  一旦奋起,就要勇于攀登,
  要把课堂当作战场,
  去努力攻克艰难疑惑的堡垒,
  去奋勇占领科学文化的险峰,
  要取得骄人的辉煌战绩,
  要让世人刮目相看,
  “老三届”确实不是孬种!
  列车在广阔的原野上穿行,
  热血在周身激烈奔腾。
  我就要跨入大学的校门,
  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
  高兴得泪水沾湿衣襟。
  老学生绝不给乡亲丢脸,
  一定要成为新时代的精英!
  1978年3月
  写在校园的马路上
  当你漫步在宽阔的校园马路,
  请不要只专注于遥远的前方,
  请仔细观察路面重叠的脚印,
  就能读到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章。
  别看铺筑它的只是碎石泥浆,
  它的性格却如磐石般坚强。
  别看它的形状只是布带一样,
  它的胸怀却永远坦坦荡荡。
  它目睹过“四害”闹学的景象,
  耳闻过白卷先生们浑浊呜咽的声浪。
  它曾痛惜孩子们幼稚得不辨风向,
  在魔鬼的假面前受骗上当。
  敲碎玻璃,砸烂门窗,
  成天围斗呕心沥血的白发师长。
  在那寒气袭人的秋夜,
  它曾暗暗地泪湿胸膛!
  它牢记着十月里惊雷的巨响,
  记录着人民欢庆胜利的盛况。
  它喜看新长征的大军,
  急流勇进,势不可挡,
  它倾听着攻克科技险关的闯将,
  从它的身上走过,步伐是那样坚强!
  它一头连着宿舍课堂,
  一头通向农村工厂,
  它年年迎来充满理想的莘莘学子,
  它岁岁送走品学兼优的国家栋梁。
  清晨,太阳对它投来赞许的目光,
  夜晚,星月对它倾诉爱慕的衷肠。
  朝夕围聚在它身旁的钻天白杨,
  常在东风的伴奏下为它引吭高唱。
  洁净敞亮的校园马路啊,
  你真不愧为功勋卓著的老将!
  你是把人民的教育事业
  和四个现代化密切
  联系起来的
  宏伟桥梁!
  1980年夏
  献给金色的十月
  马场的十月,
  呈现出无比妖娆的姿色。
  远处的祁连山峰,
  披覆着皑皑白雪,
  眼前的麦海波涛,
  演奏着金色的音乐,
  映衬着湛蓝的天幕,
  鹅黄色的油菜田里,
  徘徊着成群的蜂蝶。
  马场的十月,
  奔涌着繁荣兴旺的浪波,
  军马腾跃,
  草原上
  浮起一道道红色的漩涡,
  绵羊争肥,
  大地上滚动着一团团
  歌唱的云朵;
  一头头耀武扬威的牦牛,
  在山坡上
  排列出
  一首首壮美的诗歌。
  马场的十月,
  荡漾着草原丰收的喜悦。
  牧马人为守边的战士,
  培育着有生命的“战车”;
  农机工在麦海里,
  驱驰着威武的“船舶。”
  马场的草原上,
  到处都可以
  触摸到
  中华民族腾飞的脉搏。
  当粮油源源送往全国,
  当军马装上待运的火车,
  “祁连”和“焉支”的怀抱里,
  便会溢出喜庆的笑涡。
  因为祖国的和平与安宁
  也曾在这里孕育;
  全国人民的甜蜜和欢乐里,
  也融会着
  牧马人
  滴滴纯真的心血!
  1983年9月30日
  瑞雪的祝贺
  一朵一朵,轻轻飘落,
  飞旋在长空,开放在原野,
  这层层叠叠的银花,
  便是天公赠予新春的祝贺!
  这晶莹光洁的琼玉,
  辉映着人们为国献身的炽热,
  这银白剔透的光泽,
  象征着人类在未来的奋斗中,
  将要取得的伟大成果。

知识出处

诗花歌絮

《诗花歌絮》

本书记述了古韵优扬、新句琤琮、雅调声声所作的诗歌概况统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