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红西路军的有功之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218
颗粒名称: 保护红西路军的有功之臣
其他题名: 永昌农民毛培礼救护红西路军二三事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254-2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农民毛培礼救护红西路军的二三事。
关键词: 毛培礼 救护 红西路军

内容

1936年12月27日,在永昌境内与马匪激战了40余天的红西路军,因敌人突发重兵围攻,情势危急,不得不决定暂时撤离永昌向西转移。
  原来安排在县城救治的红军战士也被临时转移到杏树庄一个叫王之绩的家里暂作疗救。马匪闻讯后追到王家疯狂地进行搜捕。他们抢劫红军财物,惨无人道地把不能行走的红西路军战士赶出王家庄外。敌人走后,农民毛培礼与庄主王之绩等人悄悄将二十余个红西路军伤员安置在附近一个草房内,进行力所能及地治疗。一部分人经过治疗身体康复,一部分人则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死亡,毛培礼等便采取人抬、骆驼驮、大车拉等办法将死者遗体掩埋到古城山的一座山峰上。
  此前,毛培礼跟着父亲在地主陈世堂的磨坊里磨面,红西路军来到永昌后,曾利用这个磨坊磨面,有一个姓姬的事务长对他宣传了穷人翻身得解放的道理,让他明白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所以心甘情愿地为红军服务。
  红西路军走后,毛培礼把一部分伤员背到磨坊的炕上,每天给他们做饭送水,架火烧炕,一直坚持了两、三个月。后来他干脆把伤员背到自己家中,由他和他的老母亲共同精心照料。小红军陈永红、魏义德、任元梦伤势很重,成天呻吟不止,她母亲将伤员的伤口清洗干净,然后在伤口处敷上麻油、豆面,让狗舔食,如此多日,伤员的伤口竟很快愈合。任元梦在毛培礼家住了两年后外出谋生,后定居青海;魏义德在毛培礼家生活三年后,在杏树庄一个人家当了上门女婿,解放后还当上了煤矿工人,数年后病故;陈永红伤势最重,一直在毛培礼家住了五年。一次,小陈得了霍乱,上吐下泻,昏迷不醒,毛培礼和他母亲终日不离其身,熬药煎汤,背出背进,费了不少心血。小陈病好之后,十分感激,说他的生命就是毛家给的。后来陈永红与毛培礼的一个本家侄女结婚,定居在毛卜喇村,1979年才去世。
  一九三七年,从梨园口失散的西路军妇女团副连长龚少敏、女战士龚有才从毛培礼家门前经过,亲眼看见毛培礼一家热情救助红军战士的感人情景,泪流满面,要求也要在他家住些日子,毛培礼的妈妈痛快应允,没打任何推辞,就让她俩在自己家中住了下来,后来还给她们介绍了对象,使她们在永昌定居了下来。
  还是在那一年,有一天,魏义德赶了十几只羊到山上去放,忽然从远处来了四个骑马的,来人直横不说,扑进羊群就动手抓羊,魏义德先是装作哑巴,豁出浑身力气进行阻挡,但这四个人蛮不讲理,凶相毕露,而且大打出手,魏义德气愤已极,就破口大骂。原来这四个人竟是马匪的散兵,他们一听魏义德不是本地人,就怀疑他是流落的红军,随即将他捆绑起来,拉扯着他来到毛家,声言要追究毛培礼“窝藏共匪”的罪责。他们也将毛培礼五花大绑地捆起来,将两人一起送往保长李善珍家。李善珍闻讯,躲到别的村子里去了,匪徒们怒不可遏,就把气统统往毛培礼身上撒。他们将毛培礼吊在房梁上狠劲地用皮鞭抽打,直打得他鲜血四溅,皮开肉绽。他们威胁毛培礼说,要是他能交上一千五百块大洋,就放他回家,如若不然,他们就要夺了他的性命。他们把毛培礼一直折腾到半夜,自己也疲惫不堪了,才到王家的上房里去睡觉。四个匪兵倒头就睡,很快进入梦乡,酣声如雷。毛培礼的头脑很清醒,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如果现在不离开此地,天亮后,就根本不可能活着走出这个院子,他示意躺在地上的魏义德,找个凳子把自己从屋梁上解下来,魏便挣扎着站起来竭尽全力把毛培礼放在了地上。毛培礼恢复元气后,与魏义德设法翻出了院墙,他们没敢回家,偷偷地进山躲了起来。次日黎明,匪徒们发现毛培礼等已经逃脱,顿时火冒三丈,他们又反扑到毛家打家劫舍,拿走了所有值钱东西,然后扬长而去。匪兵走了之后,毛培礼回到了自己家中,在炕上躺了一个多月,身上脱了一层皮,才能勉强下炕,扶着墙缓慢地走路。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给了毛培礼极高的荣誉。一九五八年,毛培礼出席了甘肃省在张掖召开的表彰保护红军有功人员大会,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
  (作者系永昌县委党校原副校长)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共分历史文化篇、考古文化篇、文学文艺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篇、党史与西路军专题五个部分,内容总体布局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辑录了永昌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考古文物、文艺作品乃至亲历者的口述史,图文并茂,力求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永昌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也必将是一部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

阅读

相关人物

雷恒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毛培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