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梅家寺区苏维埃副主席梅榆春生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217
颗粒名称: 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梅家寺区苏维埃副主席梅榆春生平
分类号: K827
页数: 2
页码: 252-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梅家寺区苏维埃副主席梅榆春生平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梅榆春 生平事迹

内容

梅榆春(1882—1959),永昌县焦家庄镇(乡)梅家寺村人。梅氏家寺三官庙遗址,今为梅家寺村委会驻地,原中坝渠以南,范家沙坡地上,坐西向东,东西长60米,南北宽40米,占地面积为2400平方米。乾隆五十六年(1792)永昌县开展地名普查时,以《梅氏府寺》给当地命名为“梅家寺”,列入永昌地名志,沿用至今。
  梅榆春出生在梅家寺一个家境较好的家庭,少年时进私塾学习,私塾学业结束后拜师学习医术,开始在乡村行医。成家立业后,他的医术日渐精湛,便和两个弟弟合伙在梅家寺三官庙开办了一个医疗诊所,坐堂行医,因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在焦家庄乡一带声名鹊起,是一位乡村名医。他热心公益,时常为穷人排忧解难,深受乡邻敬重。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占领永昌,红西路军总指挥部进驻县城南街天主教堂。22日,总指挥部根据中革军委电示:“你们任务应在永昌、甘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等”精神,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徐向前、保卫局局长曾传六、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及军政委员会委员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先念、陈海松、郑义斋等领导人,在天主教堂院内开展组建永昌区(县)临时苏维埃政权的工作。23日,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发布《告指战员书》后,在永昌县境内拉开了组建乡村苏维埃政权的工作。
  红西路军到达焦家庄后,部队驻扎在南泉河滩的田家庄、王家杏树庄、刘家北庄、陈家南庄和梅家寺范围内的农户家中。红西路军在整理防务设施、防备马敌侵扰的同时,派出政治部搞地方建政工作的红军指战员,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工作。指战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宣传红军是抗日的军队,是救国救民的军队,红军的主要任务是打通国际路线,接受共产国际的军事援助,抗击日本侵略者,开辟河西走廊抗日大后方。经过红军地方工作队指战员的大力宣传,老百姓逐渐接受了共产党救国救民的真理。之后,由地方工作队黄部长的主持,在梅家寺三官庙里召开第一次组建梅家寺区苏维埃政府大会。在选举大会上,梅榆春被选为梅家寺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梅家寺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后,梅榆春协同主席张维以及区政府委员李万善、范培庆、刘选贵、安维福、刘名学、张得寿、李天福履行梅家寺区苏维埃政府的工作职责。他与区政府委员们先后打开田有珍、田有泽、陈世堂等十多户财主的粮仓,征集到供给红军和救济困难群众的大批物资。他组织人力、畜力向县城运送粮食及其他物资,组织南泉一线所有的水磨、油坊加工面粉、榨油,动员地方上的优秀青年参加红军,为梅家寺区苏维埃政府开展的支前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12月28日,红西路军撤离永昌县西征后,梅家寺区苏维埃政府同其他的村级苏维埃政府一样,遭到马敌和地方保政人员的严重破坏。梅榆春作为梅家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被马敌逮捕,给他定了“拿了红军的银子,替红军办事的主要人员”等罪名,被悬梁吊打。在马敌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他双目失明,经过几年的医治疗养,视力有所好转,病情恢复后他继续从事治病救人的职业,直到1959年去世。
  (作者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干部)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共分历史文化篇、考古文化篇、文学文艺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篇、党史与西路军专题五个部分,内容总体布局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辑录了永昌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考古文物、文艺作品乃至亲历者的口述史,图文并茂,力求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永昌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也必将是一部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永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