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刺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200
颗粒名称: 永昌刺绣
分类号: TS935.1
页数: 1
页码: 1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刺绣流传于甘肃省永昌县各乡镇,在类别上属于民间美艺。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永昌刺绣在民间较为盛行。刺绣风格华美端庄、淳朴秀丽。大致可以分为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
关键词: 永昌刺绣 永昌

内容

永昌刺绣流传于甘肃省永昌县各乡镇,在类别上属于民间美艺。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永昌刺绣在民间较为盛行。刺绣风格华美端庄、淳朴秀丽。大致可以分为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
  传统的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穿戴的装饰。这些装饰主要有“腕袖”“领口”“上衣”“鞋帮”、儿童的“兜肚”“围嘴”“童鞋”等,饰以各种图案,取意吉祥、欢快。
  生活用品常见的有枕头、鞋垫、袜底、袜后跟,大都绣以“二喜蹬梅”“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或其他花鸟虫草。男女结婚时缝制的方型合枕,两头绣以鱼采莲、鸳鸯戏水等图案。鞋垫常常作为未婚女青年赠送未婚夫的礼物。荷包有装钱、装烟等不同用途。针敝是供妇女插针使用的日用品。香袋是妇女胸前装饰挂件和结婚时用来赠送亲友的礼品。“钥匙套”是妇女外出时常常佩带在身上的日用品。
  祭献物品常常用于祭扫礼仪的灵堂、殿宇的帷帐、神龛帷幔等,饰有龙凤仙鹤、福禄寿禧、明暗八仙等,还有的绣制送葬礼仪用的“棺罩”和亡人的“寿衣”“鞋帽”等。“砌花”是妇女用各种彩色碎布条、布片依形连制的各种生活用品,像垫子、书包、马搭等。
  永昌刺绣的针法有套针、扎针、戳沙、锁绣等,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大量运用了花草纹、鸟纹、龙纹、兽纹,并且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手法上写实与抽象并用。刺绣图案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像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是永昌民间刺绣的一般题材。
  该项目2007年4月被列入永昌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7月被列入金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者系永昌县文化馆副馆长)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共分历史文化篇、考古文化篇、文学文艺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篇、党史与西路军专题五个部分,内容总体布局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辑录了永昌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考古文物、文艺作品乃至亲历者的口述史,图文并茂,力求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永昌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也必将是一部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培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