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曲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97
颗粒名称: 永昌曲子
分类号: J825
页数: 1
页码: 1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曲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永昌县的民间演唱曲调的总称,在类别上属于民间音乐。
关键词: 永昌曲子 永昌

内容

永昌曲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永昌县的民间演唱曲调的总称,在类别上属于民间音乐。
  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脉与龙首山之间的蜂腰地带,是“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冲,曾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属于政治经济文化多变地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永昌曲子是一种传统民间演唱形式,流行地域遍及城乡各个角落,风格和内容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曲子的曲词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传统长期流传的词儿,一种是群众创作的。从题材看,取材范围很广,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劳动生活、人情习俗及自然风物都有涉及。从内容看,爱情、生活、人物、历史、时事、风物都是主要表现对象。曲词大多使用形象生动的口语,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因此在民间流传广泛且久唱不衰。在形式和演唱风格上,永昌曲子的故事性和叙述性都比较强,曲词句式比较规整,大多七言四句,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词曲固定,统一和谐,讲究和辙押韵,多采用传统的比兴和夸张对比手法。有的含蓄深沉、寓意深刻,有的平铺直叙、一语破的,体现了民间文艺作品的特点。永昌曲子的曲调优美,节奏感强,旋徊往复,适于演唱内容较长的叙述故事。有的阳刚豪放,有的柔婉细腻,总体感觉高亢激越,充满奔放雄浑之气,具有北方人的豪爽和沉雄。
  该项目2007年4月被永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07年5月被金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08年6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作者系永昌县文化馆馆长)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共分历史文化篇、考古文化篇、文学文艺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篇、党史与西路军专题五个部分,内容总体布局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辑录了永昌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考古文物、文艺作品乃至亲历者的口述史,图文并茂,力求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永昌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也必将是一部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得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