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捐建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57
颗粒名称: 永昌县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捐建记
分类号: C913.7
页数: 4
页码: 449-4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捐建记情况。其中包括步履蹒跚、昂首阔步、稳步推进等。
关键词: 永昌县 募捐 武当山

内容

永昌武当山,位于县城以北2公里,是东西横亘起伏山峦带中的一个山岭,相对高度300米,海拔2131米。20多座武当寺庙曾建于其上,是永昌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山名由此而得,正好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永昌武当寺庙,建于清乾隆以前,清光绪年间逐步完善。(山上有石刻作证:清光绪六年三月初八至五月初五寺庙建成,修补了道路。)民国二十五年毁,后重建了山麓大殿和百子洞等殿宇。一九五〇年至一九六五年再度损毁……。
  步履蹒跚
  由于历史变迁,上世纪80年代,曾为千年古刹的武当山一度成为荒山和废墟。90年代开始,武当山开发建设开始但步履蹒跚。1994年,多方筹资60万元,修建了武当山盘旋人行砖石台阶1994级(寓意为1994年新建)950米,恢复了8座殿宇。1998年,金川公司动力厂捐资40万元,架设了绿化分支管道1.5公里;永昌县水电工程局出资7万元,修建了泵站、蓄水池;城关镇政府出资3万余元,连续三年至2001年完成绿化面积300亩。
  时隔近10年的2009年,政协永昌县委员会通过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景区绿化和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后,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北海子景区绿化和建设的建议案》,县委当即批转了本建议案,并于当年启动了武当山绿化工程,一方面向上争取生态项目资金,一方面动员全县机关干部、职工集资,从2009年开始至2012年连续4年,每名机关干部职工每年捐资200元,对武当山山体进行绿化。至2013年春,全县3300多名机关干部累计捐资260多万元,并每年坚持参与武当山义务植树,截至目前,武当山累计绿化面积达1750多亩。如今,整个山体郁郁葱葱、繁花如织;山涧环境清雅幽静、美丽喜人。
  昂首阔步
  为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号召,2011年,县委、县政府抢抓各种机遇,把以武当山建设为重点的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把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建设成精致独特,内涵丰富,省内一流的湿地公园、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和文化长廊。逐步形成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泉眼湿地自然观光区、北海公园休憩区、溢香园避暑游乐区、水云山森林风景区等五大功能区。武当山的建设从步履蹒跚开始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当年启动实施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恢复已毁的古建筑,配套建设景观设施和基础设施。鉴于该工程投资大、任务重,仅靠县级财力远远不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此,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驻永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及永昌籍在外工作人士,回报家乡、还利于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并承诺,对捐款(捐物、投工、投劳)达到1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勒碑留名;对捐款3万元以上的单位和1000元以上的个人,碑记留名;对捐款5000元以上的单位和500元以上的个人,造册留名。2011年5月20日,县委、县政府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会议厅召开了北海子景区建设募捐动员会,在会上发出了募捐倡议。
  一份倡议,万众呼应。永昌县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及市县领导,怀着回报社会、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慷慨解囊、倾情奉献,一举募捐1200多万元(其中焦家庄乡农民企业家陈明天一次捐资400万元),为建设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增添了新的动力。
  在这些爱心的支持下,2011年6月28日,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由湖北中柱古建园林有限公司承建。经过2年的建设,投资2800多万元,恢复了三宝塔等古建筑14处,新建了武当山牌楼、栖霞门、停车场、观景台、鸾鸟亭、润泽亭、信步亭等旅游景观设施18处,配套建设了2条2.8公里人行步道和2.6公里车行道,对整个山体和单体古建筑全部进行了亮化,并安装了音响、监控等服务设施;聘请县域内王萌鲜、祝巍山、王福和等文化界老前辈和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佛学院院士张书范、米南阳、纪怀昌和泰国僧王释仁德先生等10余人为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和各单体建筑撰(题)写碑记、牌匾、楹联;在武当山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三宝塔内还以壁画的形式展现“九观永昌”..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初步形成,并与2012年11月28日正式竣工开放。
  晴日薄暮,清风徐来,雄伟壮观的武当山古建筑龙盘虎踞、气势壮观;三宝塔上56个清脆的风铃声和“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丽佳境仿佛期盼着:丝绸古道上古老而又年轻的永昌——永远昌盛……
  稳步推进
  为把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打扮得更加完美靓丽,201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二期工程,该工程由县委统战部、民侨办和景区办共同负责完成,重点建设内容有5项。一是大觉寺改造工程。该工程占地面积为40733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大雄宝殿、玉佛殿、山门(天王殿)、龙王殿、钟楼、鼓楼、念佛堂、僧舍等相关附属设施。概算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二是供奉塑像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在武当山已恢复并重新命名的金轮佛顶殿、大宝楼阁殿等11座殿宇内供奉塑像88尊,彩绘壁画约500m2,概算建设资金150万元。三是旧建筑改造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彩绘和加固处理孔庙、长廊、八仙阁等8座旧建筑,概算建设资金230万元。四是以三宝塔内“九观永昌”为重点的文化包装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在三宝塔内以壁画形式展现“九观永昌”内容,配套完成部分殿宇牌匾、楹联、碑记等的设计制作和编纂刻写等工作。五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在武当山新建贮水量80立方米的水池一座,解决武当山森林防火、僧人生活用水以及厕所用水;在栖霞门、二天门和天园停车广场新建三座水冲式星级厕所;在重点景点和路段设计安装一批标识牌,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为申报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4A级旅游景区奠定基础。
  该工程需建设资金约4700多万元,主要以社会募集和政府投资两种方式筹措。其中,供奉塑像资金继续动员永昌籍在外人士募捐完成;大觉寺改造资金有永昌县宗教协会和释德光、释德圆(圣容寺主持)通过募集佛家资金完成;旧建筑改造、水塔、公厕、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工程由政府筹资完成。
  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是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建成,对于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久的将来,包括武当山在内的北海子景区将更加秀美靓丽,与骊靬景区、圣容寺景区一道成为河西旅游风情线上的重要节点,成为永昌文化旅游的诱人名片!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兴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