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赋作品选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51
颗粒名称: 诗赋作品选录
分类号: I218.42
页数: 11
页码: 287-2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诗赋作品选录的情况。其中包括柳池漾月、金水潺声、北山狮伏、香泉喷馥、马流泛醇、沙桥观鱼等。
关键词: 诗赋 作品 选录

内容

清·举人·县令·李登瀛
  柳池漾月
  郭门碧柳荫清池,池上水亭月朗时。
  万籁无声清净甚,蟾光浮动影参差。
  金水潺声
  双流合抱下金川,烟树朦胧欲暮天。
  石上忽闻声沥沥,半疑箫管半琴弦。
  北山狮伏
  小山结构另方圆,铁额铜头致宛然。
  父老不须忧虎豹,神峰千载镇金川。
  香泉喷馥
  应是人间第一泉,郁芬不断日涓涓。
  桥头立马心惆怅,何处香魂浅水边。
  马流泛醇
  爱着烹茶鹤避烟,汲泉须汲马家泉。
  马家泉水水甘冽,不是雨前未许煎。
  沙桥观鱼
  沙枣桥边水浅清,细鳞无数乱纵横。
  濠梁悟得庄生意,鱼自徜徉水自萦。
  柳堤舞雪
  左右湖亭柳作堤,柳堤垂柳荫清溪。
  堤边柳絮因风舞,满路雪花衬马蹄。
  法轮转经
  藏是番经转是轮,法轮愈转愈精神。
  天机都似轮圆转,无复拖泥带水人。
  水榭听潺
  北湖湖水下金川,翠溜滴喷韵管弦。
  槛外不须寻古道,与君依树听流泉。
  奎阁夕眺
  奎星阁上晚云收,极目远能见十洲。
  薄暮山暝人欲去,斜阳影挂树稍头。
  雷峰摩云
  雷峰直下看诸天,缭绕峰头霭暮烟。
  呼吸相连通帝座,前身我欲问青莲。
  河楼览翠
  望河楼上望河洲,山自青青水自流。
  十里烟波浑似画,少他人棹采莲舟。
  清·乾隆庚子进士·安福、衡山知县·南济汉
  城北观音塘(即海子)
  凿破泉源引满潭,青烟漠漠柳毵毵。
  笼来岫影澄空碧,收得天光彻底蓝。
  派入金川渠划四,桥通梵宇径成三。
  怡人最是宵分后,浪蹙风摇一镜涵。
  香泉喷馥
  野径寻香水一涯,天浆满貯泻云沙。
  渔人道是桃源口,几度春风酿落花。
  马流泛醇
  惠山佳趣未曾探,郭外泉清一鉴涵。
  携得月圆烹玉液,笑将乡味比江南。
  沙桥观鱼
  最爱纤鳞款款行,青萍碧藻影交横。
  沙桥静立参消息,人不垂纶鱼不惊。
  法轮转经
  闻说经从白马传,法轮犹转汉时编。
  个中妙有禅机在,磨得灵泉滚滚圆。
  水榭听潺
  溪声激宕小亭前,偶倚疏棂思渺然。
  调叶水仙清入听,何须海上问成连。
  奎阁夕眺
  奎光阁起北湖东,曲槛回栏面面通。
  最是登临宜薄暮,水天一色霭空蒙。
  雷峰摩云
  雷峰矗上白云端,上有邑人祷雨坛。
  每乞神膏便沾足,只因天阙近崇峦。
  河楼览翠
  金川古刹地清幽,最后高蟠百尺楼。
  银作雄涛喷两岸,山将翠色荡中流。
  绿潭冬暮
  源头活水冬无涸,浪静云高天漠漠。
  冰雪重封草树堤,琉璃一片鱼龙幂。
  炉烟缥缈寺钟鸣,日返西岩暮霭生。
  万里长沙湘上棹,苍茫不尽此时情。
  挹绿亭
  策杖出郊坰,云开见小亭。
  府潭回水绿,排达别山青。
  刹近炉烟重,堤因树影停。
  数峰江山色,坐想欲通冥。
  清·康熙癸巳恩科举人·初教谕、贵州龙里县令·谢弼翰
  香泉喷馥
  小桥蜂蝶为谁忙,
  不逐花乡逐水乡。
  漠漠微凤桥畔起,
  氤氲兰麝水中央。
  柳堤舞雪
  夹岸阴垂绿万条,
  春凤三月霸陵桥。
  行人欲去沉吟甚,
  满眼雪花满路飘。
  清·康熙癸巳恩科举人·山西试用知县·方毓伦
  西圃灿霞
  小园不是于陵居,错落晴霞正好锄。
  吩咐园丁休孟浪,种蔬须种庾公蔬。
  清·武进士·协镇副将·和明
  柳池漾月
  凿得方塘百余亩,源头活水自通渠。
  虽无划桨摇春昼,却有清光接太虚。
  月到澄波同澹荡,池深垂柳亦扶疏。
  万条难障空明影,壕上机闲且乐鱼。
  金水潺潺
  金川峡口水声悠,瀚海东归自此收。
  万斛石钟纷暮雨,几弯玉液漾晴洲。
  奔流不寄英雄泪,彻底能知天地秋。
  寂寂沉心闲岁月,夜看宝气湛林邱。
  北山狮伏
  北面层山狮子形,干城伏吼甚分明。
  毛梳风雨苔痕细,身隐藤萝翠色平。
  但使豺狼深慑服,不妨狐兔且纵横。
  年年静卧金川里,常听文殊转玉珩。
  清·乾隆丁卯科贡生·博古工文·黄时
  柳池漾月
  溶溶初地夕光添,一片空明象外瞻。
  堤畔绿森星化木,波心浩射镜开奁。
  人来尝月常维马,兴剧依林欲捉蟾。
  料是南海清景似,长吟莫漫下青帘。
  北山狮伏
  崭然何日孕灵胎,恍是文殊坐下来。
  崖侧怒蹲惊象兔,柱头冥契吼风雷。
  睇烽北峙长为镇,嗤雪冬妆暂已颓。
  射石将军曾误虎,操弧过此莫轻猜。
  金水潺声
  何处松翻万树涛,旋疑骤雨过林皋。
  驱车石硖行频折,侧耳金川咽复号。
  旦暮冲撞千硙合,风云呼吸四山高。
  还宜鼓棹寻声去,水阔天清兴正豪。
  清·举人·教谕·赵振甲
  沙桥观鱼
  因步沙桥识化机,凭栏但见影参差。
  游鱼自任天然性,就浅就深浑不知。
  清·嘉庆贡生·府学·南济川
  观河楼
  金川寺后万云屯,百尺楼开佛字尊。
  北面岧峣山俯塔,西来潋滟水怀村。
  银涛激硙雷声隐,绿浪穿畦雨意浑。
  多少人家资利泽,法王功德不言恩。
  清·道光戊子科举人·南有兰
  挹绿亭
  峙尔孤亭起,滃然万绿浮。
  天光空际见,潭影个中收。
  斜共晴云入,高缘碧瓦流。
  无须频着色,满壁画沧洲。
  民国(清·光绪庚子科举人)·王裕基
  登望河楼
  直上高楼形势奇,晨晖夕照总相宜。
  银涛澹漾风吹候,山色空濛雨过时。
  树落长河波泛滥,日临古塔影参差。
  西来活水滔滔去,流入金川划派支。
  北海即景
  北郊风景倍清幽,山色湖光一望收。
  月点波心摇玉兔,水流桥畔逐沙鸥。
  临池空羡巨鱼乐,倚柳浑望倦鸟愁。
  静立绿潭参物象,素蟾斜射树梢头。
  水云山
  流览东山佳气浓,清泉时出白云封。
  人耕北陌锄春雨,日返西林听暮钟。
  俯瞰郭河三百顷,遥瞻村树几千重。
  红尘不到真仙境,礼佛先登第一峰。
  挹绿亭
  不染空潭绿倍添,长含灵气许谁拈。
  离开台榭如仙掌,澹抹烟波满画檐。
  晴逐游丝风晃漾,阴连宿雨影廉纤。
  几回览胜同咏赏,自有青云上笔尖。
  当代·副编审·祝巍山
  北湖烟雨
  永昌北湖似西子,烟霞滃绕景色奇,
  清泉汩汩映朝霞,碧波涟涟泛小舸。
  山晴湖翠柳含笑,金河流急塔影斜,
  高天遥看古建胜,密林远听磬声悦。
  暑夏石兰沁脾肺,马踏泉凉百疾医,
  水云深处情侣醉,新鱼池畔尝肥鱼。
  溢香鹿苑意最浓,田园诱人情更切,
  佳景酣梦犹未尽,情似恋人常相思。
  北山狮伏
  石狮何时伏北山,沧桑人间几千年,
  追风逐月尽白头,文殊摇磬笑狮呆。
  殷殷红日照山川,济济细雨润桑田,
  和风吹得塞北绿,石狮不思返西天。
  北湖曲
  朝霞弄湖面,清风送晚钟,
  林间闻鸟语,源头听泉声。
  北湖胜景
  东望水云满山树,南瞰永城新楼低;
  西眺百泉湖桥翠,北观武当金河急。
  自然风光天生就,霞染丽水烟云叠;
  慧妙禅露浴千年,胜景再现盛世时。
  北湖盛夏
  一泓湖水泛涟漪,婀娜柳丝舞云霓;
  草堂蛙歌溪水唱,亭榭玉阁随影移。
  近观莺跃燕剪飞,远听塔寺钟磬悦;
  引得九女瑶宫降,犹如梦幻到仙地。
  北海胡杨林儿童吟读有感
  俊杨洒清荫,园阔曲径深。
  小河高声唱,学子低作吟。
  境幽尘不染,树密暑不侵。
  炎夏不戏水,一腔圣贤心。
  互问书中意,相间共绛寻。
  吾此逍遥游,触感童年情。
  衣破不果腹,此情永无踪。
  世人育子女,读书莫放松。
  当代·县质监局助理工程师·郑新
  武当山画廊
  武当山上一长廊,雕龙刻凤沁心房。
  经典故事画栋梁,三国演义封神榜。
  八仙过海西游忙,水泊梁山配西厢。
  华夏大地著文章,精品史诗传四方。
  武当山景
  武当景色九连环,亭台宝塔岬楼牌。
  跃上山顶回首看,永昌古城起天脉。
  北海公园杨柳
  杨柳细风舞轻腰,园中百花弄小娇。
  晨练登高极目眺,喜看景色春意好。
  当代·张铭功·马踏玉泉
  马踏玉泉
  一朵云系在头顶
  挽成高高的发髻
  一眼清泉在马蹄下
  盛开出洁白的马莲花
  边境上飘来的腥风血雨
  染红了额眉蹙起的边关冷月
  营帐里枕戈待旦的正义
  和马革裹尸的勇敢
  被一遍遍呼唤
  多少无畏的勇士呵
  面朝大漠西风
  饮一杯来自边关的烈酒
  整个民族的土地上
  便升腾起复仇的烈焰
  去吧 去吧
  去烽火台上描眉
  去长城垛口梳妆
  盔缨映红的夕阳
  点燃铅灰色的天暮
  无数翻飞的马蹄
  踏碎长城挡不住的凌辱
  三千里血色江山
  洒遍了踏满马蹄印的
  沟谷、山梁和河滩
  闪电跃出剑鞘
  撕裂帷幕般的天空
  马蹄落下的地方
  汹涌出一股玉液琼浆
  红颜将军的热血
  让白雪覆盖的山峰挺起
  抗敌御辱的脊梁
  犯我天威者 虽远必诛
  在血与火的深渊里
  无数贪婪和欲望的头颅
  发出最后地呻吟
  马蹄踩出的清泉
  从北宋流到今天
  一直流过我痴痴仰望了
  千年不曾醉过的双眼
  战马踩出过多少个蹄
  印眼前就盛开着
  多少朵血红的马莲花
  烽火台上狼烟已灭
  马莲花还在大地和天穹间
  悲壮地摇曳
  诉说着一个悠远的传说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