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综合管理 提升景区品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1124
颗粒名称: 规范综合管理 提升景区品位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5
页码: 122-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海子规范综合管理提升景区品位情况。中包括概况、景区管理机构、景区建设管理、绿化美化管理等。
关键词: 北海子 综合管理 景区

内容

一、概况
  北海子景区是我县集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包括三山两园一湿地(武当山、狮伏山、水云山、公园、溢香园、西湖湿地),总面积约6000亩。景区内湿地古树自然淳朴、泉眼小溪纵横交错、山峦河流交相辉映、唐寺明塔相得益彰、陵园古松庄严肃穆。在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而魅力依旧,几度兴衰而风韵犹存,是历史和大自然赐予我们永昌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是提升永昌形象、扩大永昌知名度的名片,也是河西地区所有景区和公园中集山水湿地、古树宝刹、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北海子景区既有发展宗教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避暑休闲旅游、红色旅游、节会旅游的优越条件,又有近靠县城的区位优势,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对此,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务院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机遇,提出用3-5年时间,投资近4亿元,把北海子景区建设成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泉眼湿地自然观光区、北海子公园休憩区、溢香园避暑游乐区、水云山森林风景区五大功能区。同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举全县之力,把北海子景区建设成景致独特、内涵丰富、省内一流的湿地公园、天然氧吧、文化长廊、避暑胜地。
  二、景区管理机构
  北海子景区办公室的前身是北海子公园管理所,成立于1982年。2011年1月,县委、县政府立足北海子景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叠加机遇,决定大力开发建设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北海子景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景区建设步伐,提升景区品位,又成立了北海子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北海子景区建设和管理。北海子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单位现有工作人员42人,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的9人(包括正科级主任1人,副科级主任2人),差额拨款的人员21人(事业单位企业工人13人,专职保安8人),临时用工12人。单位下设一所(公园管理所)二站(武当山管护站和狮伏山管护站)三室(办公室、业务室、财务室)。
  三、景区建设管理
  (一)武当山建设
  2011年,根据总体规划,县上开始重点建设武当山。在北海子景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破难题,攻难关,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实施顺利。通过发放倡议、深入动员、编辑“项目集锦”、召开募捐动员会等程序,380多家省市驻永企业(单位)、县内民营企业、各机关单位、乡镇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北海子景区建设慷慨募捐1260余万元,破解了融资困难的问题。2011—2012年,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恢复了武当山古建筑15座,新建武当山牌楼等各类景观设施18处,新(改)建人行步道2条2.8公里,车行道2.7公里。架设各类亮化灯3000多个,安装音响118个、监控设施24组,并实施了武当山文化建设工程,圆满完成子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武当山古建筑恢复工程。
  2013年,为深入实施“133”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了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二期工程,工程概算投资5000多万元,主要以社会募集和政府投资两种方式筹措。其中,供奉塑像、大觉寺改造工程资金通过募捐等形式募集民间资金完成,其余基础设施工程由政府投资完成。重点建设内容有5项。一是大觉寺改造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大雄宝殿主殿,配套建设相关配殿及其附属设施。该工程于2013年5月19日开工建设,工程占地面积40733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二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在武当山新建一座贮水量80立方米的水塔,星级旅游公厕3座,解决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森林防火和生活用水需求;三是在重点景点和路段设计安装风格独特的标识牌,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四是完成以三宝塔内“九观永昌”壁画制作为主的文化包装工作,主要建设任务是完成三宝塔内“九观永昌”壁画制作及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功能定位,部分殿宇的牌匾、楹联、碑记等的设计制作和刻写等工作。目前“九观永昌”壁画已制作完成;五是音响监控设施的续建工程:主要内容是在景区内架设音响、监控等设施设备。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共架设音响112个,监控24个。
  (二)公园建设
  针对北海子公园基础设施破旧,特别是服务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破损和不足的现实,筹措资金8万元,铺设园路地砖2000多平方米,维修长廊特别危险的地段,添置了部分体育健身器材和垃圾箱、休憩椅,改善了公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方便了游客。
  四、绿化美化管理
  一是针对景区内部分地段树不成林、花不成片、片不见景的问题,专门设计并反复讨论通过了《景区绿化方案》,在公园内种植了乔木和各类花灌木及草坪,栽植草花15000株、草坪2000平方米,改善了公园绿化美化格局。二是针对2011年武当山绿化供水存在设施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聘请专业人员反复论证,成功改造了供水设施,缩短供水时间,提高供水效率。在此基础上,安排专人,配合林业局完成了武当山8000多棵树苗、260亩的栽植任务,武当山绿化面积现已达1200多亩,苗木成活率达99%以上。2012年配合林业局完成武当山100亩的补栽补植任务,共补栽苗木550株,配套架设了供水供电设施,并对新栽苗木进行了抹芽、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保障了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三是针对湿地内放牧和冲洗车辆等问题,2011年5月份,积极联系协调林业局、法制办等职能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永昌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北海子景区保护的公告》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北海子湿地风景区管理的暂行办法》,使北海子景区的管理初步进入了有章可循、依法管理的轨道。在相关单位的协助下集中整治了景区内放牧、乱搭乱建、冲洗车辆、污染水质等不文明行为,保护了泉眼湿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是积极配合林业局完成狮伏山绿化任务。先后完成了管网架设、苗木栽植,挖坑、培土、保墒浇水等工序,共架设主管道3.85公里,分支管道32公里,封护围栏4公里,栽植各类苗木6.9万株,绿化面积达1150亩,经过精心管护抚育,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五是完成了公园后山林、武当山新增区域的绿化供水管网改造,保证了新栽苗木的供水需求。先后在武当山改造25处,架设主管道108米,分支管道1100米,公园改造5处,架设主管道174米,通过改造,提高了供水效率、降低了供水成本。
  五、景区综合管理
  (一)景区交通
  在景区可进入性方面,增设了一定数量的景区道路指示牌;在停车场管理方面,在停车场内划分了停车分区、出入口,设置了方向引导指示牌,并安排了1名专职人员负责引导车辆的进出和安全停放;在停车场醒目处设置了宣传牌,张贴了停车场管理制度。
  (二)景区游览
  一是在景区内增加了导游导览图、指引标识牌,印制了具有本景区特色的游览宣传资料。二是对景区内旧的警示牌、标识牌进行了翻新,对危险区域铁围栏进行了翻修刷新。三是对景区内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进行了统一规范,在停车场、出入口、游客中心、购物场所、公厕等位置设置了公共信息图标。
  (三)景区旅游安全
  一是逐步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处置预案,加强了危险地带如水域、山体的安全护栏及救生设备,在各主要地段增设了安全警示、标志标识牌;二是做好防火工作。针对景区防火的严峻形势,在防火期内,深入现场一边实地检查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一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安全警示牌等方式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和引导全民牢固树立防火意识。与各站、所分别签订了《防火目标责任书》及个人目标责任书,按照“定人定岗定山头”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今年来,共设置防火、禁牧、安全警示牌、横幅等40余块,修补封护围栏200多米,积极筹资3万元分别在各站、所配置了防火弹、灭火器、铁扫把等防火设施。三是严格按照值班制度在夏季防汛期做好景区内的防洪工作,确保了景区的设施及人身安全。四是加强对保安巡逻人员的管理力度,对保安队伍进行了专业培训。
  (四)环境卫生
  一是健全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卫生检查标准和相关管理措施,并对食品卫生、餐饮服务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增加了部分分类垃圾箱数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游客素质,逐步将景区创建为无烟景区;三是投资新建了3座星级厕所,厕所内外环境、形式与景区形象相吻合,能满足游人的需求;四是加强了景区卫生保洁工作的力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围绕景区环境整治,加强日常管理。按照《加强保护北海子景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公告》,组织人员集中对重点地段定期开展“脏”“乱”“差”专项整治,通过整治和日常保洁,美化景区环境。
  (五)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聘请专家、组织外出参观、岗位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对景区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培训,提倡微笑服务,推行服务承诺,落实服务监督,提高服务技能,促进了服务质量提高。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北海子景区班子成员分工暨职工岗位设置》,明确了岗位职责,理顺了管理机制。制定了《景区办干部职工考勤制度》、《景区办干部职工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完善了《景区管理规定》、《游客投诉处理办法》、《岗位职责》、《安全巡查制度》等相关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同时,景区办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2012年先后被金昌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并被永昌县住建局评为先进党组织。
  (六)景区目标管理
  严格按照林木管护、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工作规范,紧密结合景区实际,与各站、所签订了《综合目标责任书》和《防火目标责任书》、《林木管护责任书》等专项目标责任书,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申报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为国家3A级景区,编制了创建A级景区的资料汇编,等待省旅游局的批复。
  (七)景区民俗文化活动
  2011年—2013年,利用春节、“正月十五游百病”、“四月八”庙会等传统节日和节会,分别在北海子公园和永昌县文化健身广场成功举办了3次较大规模的艺术灯展;在武当山组织了3次“游百病”活动;在北海子公园成功举办了2次“永昌县四月八民俗文化节”,弘扬了永昌民俗文化,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

相关人物

丁秀薇
责任者